“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生活”——金安区东河口镇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本报记者 张瑞

  “这棵树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改造道路时,特意留了下来。”4月7日上午,在金安区东河口镇牌楼村村部附近的一座水泥桥边,村民刘显勇指着桥边的一棵古树告诉记者。

  刘显勇最近火了,究其原因,不仅因为他是全镇的非遗传承人,更为关键的是,伴随着金安区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熟悉村情村貌的他,俨然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导游。他告诉记者,这些年,牌楼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特别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村里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特别是高氏祠堂高牌楼,曾是刘邓大军在张家店战役的前线指挥部。如今,这里被确定为九十里山水画廊的九节十六景建设项目之一,成为牌楼村的红色旅游景点。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实惠的还有68岁的村民朱国富。在村部不远,他经营着一家豆腐坊。独特的手艺,也让他家的豆腐声名远扬。在过去,把新鲜的豆腐送到集市上售卖,老朱可得费不少力气。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蹬着小三轮,沿着坑洼的泥巴路去送货。今年,家门口的路修好了,不仅老朱送货方便多了,慕名而来的客户开着小车直接就上了门。老朱的豆腐生意也越做越大,不仅销往附近的东河口集镇、毛坦厂镇,还卖到合肥等地。

  像刘显勇、朱国富这样,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实惠的村民还有不少,不过,最让他们感觉到明显变化的,不光是村子的“颜值”高了,就连内涵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村里外出前往江浙一带的务工人员很多,今年过年回来,都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和江苏那边的乡镇几乎没什么区别。”该村党支部书记高放说。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7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乡村风景激活脱贫“钱景”——裕安区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侧记⊙落英缤纷别样景⊙50位作家诗人采风“九十里山水画廊”⊙六安开发区3企业获省节水型企业称号⊙“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生活”——金安区东河口镇美丽乡村建设侧记⊙霍邱打好贫困户增产增收组合拳⊙毕小彬在督查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时强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我市取消白蚁防治费⊙全市推进道路运输市场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