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松
  我出生于一个尚属大家庭的寒门。说是大家庭,是因为我的祖父以及更早的前辈,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农村发展得很好,不仅家境富庶,人丁也较为兴旺。说是寒门,是因为到我出生时,父母早已蜗居“庙堂”、家徒四壁。
  家风是完全可变的。在家境较好的年代,祖辈们不惜花钱延聘教师到家教育孩童,并且鼓励周边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入学受教;特别重视吊灾问疾、扶贫济弱,更包括妥善安排好自家的雇佣人员,娶亲安户乃至养老送终。我想,开放和包容应是那个年代我家家风的特征之一。
  在我家的老屋中,摆放着一个大大的木制条几,条几的橱柜门上,厚厚的朱漆下面是一副用毛笔手写的对联:“早植灵根,应结善果;欲广福田,须凭心地。”我想,与人为善、积善行德,当是我家家风始终延续着的又一特征。虽然随着家境的一路走低,行善积德更多的是演变成为了独善其身,但是“善”字这个根本却一直没有改变。
  家风和社会风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家庭成员。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风的形成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中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成员息息相关。从官场到市场、从高官到贫民,无数的案例显示,培育家风、改善家风、净化家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于家风中的精华、精髓和亮点,需要培植、放大和引燃,促使其大行其道、大放光芒;对于家风中的“小我”、不足甚至谬误,则要改正、净化和涤除,防止误人误己、流毒无穷。在现行的国情党情世情下,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上,更应该走在前面、多有建树。
  要以身作则。首先要保证家风建设有着正确的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是身教胜于言教。要能带头、能领路,充满精气神、传递正能量。要有抱负、有志向,思进取。这个进取,可能不是职位的晋升、职务的提高,但一定是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升。要管住自己、守住底线,结合工作岗位,不搞权钱交易、远离利益输送。
  要影响家人。这里的家人,既有狭义的家庭核心成员,也包括亲属圈、朋友圈。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家庭成员,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有心人,家事虽然繁琐,也要了然于胸;要做行动者,该提倡的提倡、该制止的制止、该改正的改正。
  要持之以恒。行百里者半九十。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和传承,推进家风建设更需要细水长流,需要内生动力,需要来自认识的力量、来自思想的力量、来自信念的力量。做到持之以恒,既需要组织的监督、同事的提醒,更需要内心的认同、理想的感召、信念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