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明

有这样一位老演员,一生演过近40部影片,几乎全是配角,尽管有时戏不多,但他的动作、语言,往往让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茶余饭后,时常溜上几句他的角色台词,也挺惬意。
这位老演员就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配角大师赵子岳。
从笫一部《吕梁英雄传》开始,到1994年息影,40多年来,他始终活跃在银幕上。在我们熟悉的喜剧片《锦上添花》里,他扮演一个火车站的小站长“老解决”,那句口头禅“解决了”让观众看到他的憨厚诙谐、朴实可亲。在《暴风骤雨》中,他扮演一个赶大车的老孙头,拉着土改工作队到他们村里去。坐车的工作队员向他了解村里的情况,他不说不甘心但如实说又有顾虑,就似是而非地说了句:“差不离”。这句话,既表现了他拥护土改,又怕惹祸,想保全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就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土改斗争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这位善良而胆小怕事的贫苦农民的思想状况。赵子岳在表演中,分寸适度地掌握了这句话在不同场合的语调变化,并配以细微的面部表情及动作,这样就将这个老农的丰富的心理活动揭示出来了。在《青春之歌》中,他饰老地主有个镜头,当发现群众连夜抢收了麦子时,他跺脚嚎叫“麦子,我的麦子”,那种挖心抠肺的感觉,真是传神。
赵子岳的表演“土味”浓,自然、逼真,善于通过富于特点的细节及细腻的表情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赵子岳取得的艺术成绩,主要在于他长期兢兢业业,在艺术实践上精益求精,不倦地追求和探索,特别是非常重视观察生活、积累生活,认真体验,研究各种各样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把丰富的生活素材融汇到人物创造中去。在《停战以后》中扮演班县长在火车上与顾青相遇的一场戏里,他惹得对方笑,但却不明白究竟笑什么,可他又不得不陪着傻笑。这种笑,生动地体现了这个土县长浅薄无知、逢迎拍马的卑微心理和丑恶面貌。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他深刻地体会到,创造艺术形象,决不能把正面人物“神化”、把反面人物“鬼”化。常言道,人不可貌相。反面人物也是人,生活中坏人脸上也并没有贴标签。因此,扮演反面人物,必须从生活出发。坏人在主观上并不认为自己在做坏事。因此,表现这种人的丑恶,要表现他如何伪装,如何掩盖他的丑行,他们只有在紧要关头、万不得已时,才暴露出他们真正的凶相来。演员在表演时,不轻易露真相,才能把人物演活。
赵子岳,一个甘当绿叶陪红花的老演员,始终是我敬仰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