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纷呈力求创新——六安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解读
查德金 余蕾
3月28日,六安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全票通过《六安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
今年是六安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最后一年。面对换届,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放松一下,还是立足于承上启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扎实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全面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推进老区绿色振兴、加快幸福六安建设,对于实现本届市人大圆满收官、把六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2017年工作要点通过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胜如是说。
梳理六安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后可以发现,全年工作5个方面、15项内容。“创新多,亮点多,重点突出,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勇于担当。”这是参加会议的组成人员共同的心声。
立法工作力求新突破:将首次行使立法权,制定《六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设区的市被赋予立法权,是民主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今后如何切实行使好立法权,是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和主要任务。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做好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摆在重要的位置。2017年的工作要点显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探索建立法规草案起草协调机制,探索建立立法论证、听证、咨询、评估机制,探索建立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引导广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探索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研究起草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编制程序等,逐步完善地方立法相关制度,并认真制定好首部地方法规——《六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同时,做好古树名木及特色植物保护条例、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立法前的调研、论证工作;征集和遴选立法项目建议,做好市五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常委会2018年立法计划的有关准备工作。
监督工作力求新成效:加强跟踪监督,开展满意度测评。为切实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六安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围绕市委工作大局,紧扣时代新趋势、发展新理念、改革新举措、法治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监督与支持相统一,确保宪法法律得到有效实施,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十三五”规划实施。全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监督工作:一是计划听取和审议6项专项工作报告,并适时开展工作评议。二是深化计划和预决算审查监督,并修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的若干规定等制度。三是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残疾人小康推进等8项调研,组织六安城区重点工程、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情况视察活动。四是对2015年和2016年办理的议案进行跟踪监督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对去年审议的脱贫攻坚情况报告以及评议的省淠史杭管理总局和市国土资源局工作所提出的意见等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并继续开展“江淮环保世纪行”“食品安全江淮行”“江淮普法行”活动。五是认真做好人大信访和备案审查工作,探索开展主动审查,增强审查工作的实效性。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