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厚
一望无际,白茫茫的稻茬田里,水波荡漾。水田四周围着稠密的蓝色栅栏,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朱明志,穿着水靴正在田里捕捞龙虾,又大又肥的龙虾,在竹篓里欢蹦乱跳。
29岁的朱明志,是叶集区姚李镇红星村农民,2012年在本村租赁了600多亩农田,改变“夏收麦,秋收稻,一年四季老一套”传统的种植方法,采用了“秋收稻,春捕虾”新型产业种养模式,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朱明志高中毕业后,被挤下了高考的“独木桥”,后结婚成家,在南京一家快递公司做送快递业务。虽然很辛苦,但每月也能挣3000多元工资,妻子在快递公司附近上班,每月工资也在2500元左右,生活还算平稳。
2010年春节,朱明志与妻子一道回来过春节。得知和他们一块出去打工的发小,很多回到了家乡创业。有的搞起了种植业,有的搞起了水产养殖,发展得都不错。“俺一不笨,二不傻,别人能创业,俺不信干不出名堂来。”朱明志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母听,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后,他更坚定了信心,于 2012年春毅然辞职回到家乡。
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朱明志了解到本村许多农户,有的迁居镇区,有的在陪读,有把田地租赁出去的想法。朱明志和大家沟通后,以每亩500元先期租赁了600多亩农田,栽植优质水稻。虽然产量高,但毕竟是一季收入,看到有大户在水稻田里放养了龙虾,收稻、捕虾两不误,他便想着自己也要尝试。
2012年秋天水稻收获后,朱明志买了1000多公斤龙虾种苗,投放在600多亩稻茬田里。龙虾昼夜繁殖,生长周期短,一般小龙虾苗一至两个月就可以长成大龙虾。朱明志年轻好学,积极上进,他先后多次去本镇顾畈村种植大户及周边乡镇种植、养殖专业户那里取经,学习稻田养虾技术经验。为了加强管理,朱明志在稻田周围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不出门就能观察到田里情况。
朱明志养殖的龙虾又到了收获季节,由于稻茬田里水美土肥,加之用黄豆等精饲料喂养,捕捞出水面的龙虾一只只又肥又大,深受客户青睐,预计今年纯收入可达到20万元。在几年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朱明志准备再从本村和周边村租赁土地,进一步扩大生产面积,种植水稻与养殖龙虾交替间作,把希望植根在家乡这片沃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