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锋 本报记者 程传军
裕安区平桥乡紫竹林安置小区有一对老夫妻,男主人名叫张立叶,老伴名叫袁玉霞。2011年的一天,袁玉霞因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从此卧床不起、神智不清。在六年时间里,张立叶精心护理着老伴,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爱情的真谛,以家风美德感染着周边的居民。
袁玉霞由于没有自主意识,平时进食也不会咀嚼,张立叶就将食物打成糊状流食,用针管推送,每天分别喂两次胡罗卜汁加婴儿奶粉、两次骨头汤烹鸡蛋补充营养,每顿饭都要花费半小时以上。为了饮食营养合理,张立叶还会隔三岔五给老伴换换花样,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生活俭朴。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岁已高,每天帮老伴翻身渐渐成了最大的困难,68岁的张立叶每次都要累出一身汗。“天气好的时候,我也想多带她出门晒晒太阳,可真是有点力不从心。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守她一天。”张立叶说,虽然老伴现在无法用言语与他交流,但他始终坚信奇迹一定会出现,每天陪老伴“说说话、唠唠嗑”成了生活中的必修课。“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绝不放弃。”张立叶说。
在老人的家里,记者看到虽然生活简陋但收拾的干净整洁,丝毫没有久病居家的难闻气味。卧室里,袁玉霞躺在病床上,嘴里插着吸痰的管子,不时因为痰堵住了气管,发出微弱的呼呼声……张立叶准会赶紧用吸痰机把老伴喉咙中的痰吸出来。每隔两小时还帮老伴全身轻柔地活动一下。
“只要老伴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照顾好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立叶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早早起床,清洗做饭、喂水喂饭、清理排泄物……单调繁杂而有条不紊。为了促进老伴血液循环,张立叶坚持每天数次翻身、定时按摩,一星期擦一次身。在他的精心护理下,六年里袁玉霞的皮肤没有坏死过,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相濡以沫的每一天,张立叶、袁玉霞虽然无法像许多老年人那样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但他们不离不弃的坚守精神令很多人由衷感动和敬佩,2017年1月,张立叶一家获评“平桥乡首届文明家庭”。如今,在紫竹林小区,说起张立叶老人,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老大爷太值得尊敬了,六年如一日地照顾病榻上的老伴,真是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