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配着这些复合肥,加上我说的法子,你的这几亩油牡丹今年应该能收益2000元,有什么问题随时打我电话。”近日,霍山县与儿街镇中药材种植大户梁志仓冒雨给贫困户朱绍龙等送去复合肥后笑着说。
梁志仓家住与儿街镇百福庵村,自2012年以来开始种植中药材,经过五年来的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如今他已经流转土地1300余亩,种植中药材5种,成为与儿街镇最大的中药材产业合作社。
去年冬,在听说镇上有许多贫困户想种植中药材,却苦于没有苗木和技术时,梁志仓第一时间联系镇下派扶贫副镇长罗京麟,愿意无偿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因为冬季是油牡丹最佳种植季节,于是老梁就急着让罗镇长把中药材发展户介绍到他的合作社领取苗木。“帮人就要帮到底,既然大家都在扶贫,我当然也要出点力。”油牡丹适合什么样的土质,何时需要增肥,何时需要防虫,梁志仓都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并定时去农户家的地里看一看,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呵护每一株牡丹。由于贫困户种植的油牡丹面积小且分散,梁志仓主动提出回收他们的油牡丹籽,让贫困户种植无后顾之忧。在农忙之余,梁志仓还参加了安徽农业大学2016级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我要抓住培训的机会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以便更好地指导贫困户种植油牡丹。”
除了主动为贫困户提供苗木,梁志仓还让贫困户到自己的合作社务工,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大沙埂村75岁的贫困户杨步宏左腿残疾,小儿子有智力障碍,脱贫成了大问题。如今,杨步宏在合作社里为种植的牡丹芍药等除草和日常维护,离家又近还能照顾生病的孩子,每天固定获得60元的收入。合作社里除了杨步宏以外,还雇了十多个贫困户,年均收入七八千元,合作社成了贫困户务工脱贫的一个好去处。
三月的油牡丹含苞待放,“还有十多天欢迎大家来我的油牡丹基地观赏,如果鼓励这一片的贫困户都来种植油牡丹,不仅能保证他们如期脱贫,更是打造了一个连片的花海啊,到时候我们也能举办牡丹节,接待游客……”望着远处那一片牡丹花,梁志仓深吸了一口烟说,这不仅是他的梦,也是贫困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