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金婷


常言道,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家庭收支要记本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或因为工作繁忙,或因为记账繁琐,或因为每天大小收支难以统计,很多家庭并没有记账的习惯。而时下,很多年轻人对记账有了自己的新“玩法”,吃完饭打开手机App记个账,随时随地用手机理财,日常开销用App来进行管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改变老百姓的日常理财生活。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使用了上千年的纸质家庭账本,将逐渐被智能化和无纸化的生活理财类App所取代,然而,记账的习惯永远不会变。
大半家庭从未记过账
过日子记账,听起来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要长年累月做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或因为工作繁忙,或因为记账繁琐,或因为每天大小收支难以统计,很多家庭并没有记账的习惯。记者从身边了解到,大部分家庭没有记账的习惯,真正坚持记账的家庭不足20%,中老年群体几乎占据了记账群体的大部分。
市民贾群是记账的忠实拥护者,没退休之前,她干的是厨师工作,在一家小公司给员工做午餐,由于人手不够,买菜、做饭都是她一个人,于是账本就成了她的好帮手。“那时候,我有一个小账本,每天买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会记在账本上,这样一个月下来才能和老板清算账目。”贾大妈告诉记者,有一次,家里进贼,把她装账本的包偷走了,钱没损失多少,账本丢了可让自己懊恼了一阵。
也许是日积月累的习惯,退休后,贾大妈依然没改记账的习惯,简简单单的家庭账单透露出满满的幸福感,而且记账的习惯让她思路清晰,家中的开销都记得仔仔细细。“我记账的出发点,最初是由于工作需要,要把每一笔开销记录下来,待到月底报账的时候用,如今,记账已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
贾大妈认为,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其实不管收入多少,日子富裕还是生活窘迫,都要过得明明白白,现在很多年轻人日子过得太糊涂,才会出现月光族一类的。其实认真算好每一笔开销,就能清楚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节源开流了自然日子会富裕。
钱都花哪了
新晋妈妈王菲菲看着自己去年的账单,满满的都是新生命给她带来的喜悦。从衣物、零食、牛奶到尿不湿、玩具、绘本,频频的消费让不起眼的“碎银子”堆成了“小金山”。看着自己的账单,她体验了初为人母的喜悦,和以往消费不同的是,往常给自己买东西总是货比三家百般思量,往往一件货物总是想了又想,现在给宝宝买东西变得大手大脚,只要是质量好口碑好的她都不吝花钱。
同样是有了孩子,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有了孩子以后,她曾想仔细记下孩子的花销,想看看养育一个孩子到底需要花多少钱,但是拿账本记了一段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孩子的东西太琐碎,今天在网上买这,明天在商场买那,网上购买记录还好统计,打开支付宝就能清楚。但是小孩子的用品大大小小实在太多,今天尿不湿用完了,明天奶粉又喝完了,本来带孩子事情就多,还要花时间把一笔笔花掉的钱记下来,最后只好作罢。
刚上班一年的小姚是典型的“月光族”,每个月3000左右的工资,还没到月底基本上就花光了,主要是花在买衣服,和朋友吃饭、唱歌等应酬上面。“我没有记账的习惯,不过大概也能算出钱花到哪里去了,不至于心里没数。”小姚坦言,自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正现在还年轻,年轻的时候不玩不穿,以后等到年纪大了,就没有精力去“折腾”了,就算自己记了账,钱还是要花。“等过两年,我也要开始存钱,买房、买车、结婚,慢慢学着理财,学着过日子。”
手机里的账单
在当下,以年轻人为主的记账群体,他们的记账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用手机下载记账软件,通过手机来即时记录每一笔收支,是在年轻人中间正在流行的一种记账方式。
今年30岁的荣杰除了是支付宝账单的忠实爱好者外,手机上还下载了一个专门记账的APP。“如果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翻翻这个APP就一目了然。”荣杰说,在这个APP的页面上,收入是红色数字,消费则是绿色数字。“我觉得记账的好处不在于能立刻减少开销,而在于到了每个月月底的时候,你看了纪录能知道自己的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早餐花费5元;出门交通费花费了2元,午饭花费15元;淘宝买了东西,消费89元。”打开小荣的手机,从屏幕上可以清楚地了解一天的开销,都事无巨细地记在了手机上。荣杰告诉记者,“在记账的过程中,自己慢慢也开始总结,哪一些是必要的开支,哪一些是不必要的开支,以后就会吸取经验,在某些方面也许就能不乱花钱了。”荣杰告诉记者,自己记账的习惯是从装修新房的时候养成的,那时候每天要跟装修师傅去买很多建材,为了节约装潢费用,就用手机随时随地记录下每一笔花销,就因为这样,让装潢账目清晰很多,也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其实,大家都知道记账是家庭理财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但是却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坚持记账,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因为账目繁琐无法记清。“我觉得记账太繁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再说随便算算花掉的钱都吓人,回头真要细算肯定把自己吓一跳。”李群偶尔看到淘宝的电子账单时,都让她觉得头痛。“光淘宝就已经这样了,如果把家里大大小小的消费都记录下来,不知道这生活得过得多纠结。”小李说,与其让自己每天生活在自责与无奈中,不如就痛痛快快地消费,还是生活品质比较重要。以前自己用小账本记下来,后来用手机上的APP记账,最后索性什么也不用了。家庭生活并不会因为记账了而减少支出,该花的钱还是要花,所以后来想想,记账变得没多大意义,只好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