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方安澜

  本报记者 宋金婷

三32100219.jpg

三32100220.jpg

  3月的皖西大地,草长莺飞,万木争荣。滔滔淮河水,依依淠河情。在巍巍大别山地区,淮淠两河在给沿岸人民带来宝贵水资源的同时,还带来了丰富的黄砂资源。在流淌了千百年后,河道里的优质黄砂为当地人带来了丰厚收益,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的偷采行为打破了皖西大地的安宁,给母亲河带来一处处伤痕。

  今天,让记者带你走进这样一群忠诚的守护者,他们风吹日晒,工作在执法船上,奔跑在大堤上,只为了依法管理河道中如金子般的黄砂,只为看护两岸百姓的安宁,只为守护这一片碧水蓝天。

  铁碗治砂保清流

  3月中旬,记者来到裕安区分路口镇新行砂场,偌大的砂场里静悄悄,一些大型吸沙船和运砂机等采砂器械拆卸后,孤零零地在岸边搁浅,不远处,宽阔的淠河防洪堤岸景观路已经修建完成,河岸两边的植被结构被慢慢实施复绿。

  这个春天里,微风吹拂,草木长出新芽,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昔日砂场的痕迹正在逐渐褪去,只有碧波荡漾的一江春水默默述说着这一切来之不易。

  河道采砂破坏流域生态,对水环境造成长期恶劣影响。为进一步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保障防洪、交通、水源地及涉河工程安全,裕安区于3月开展淠河采砂专项整治,关停22个到期砂场,以铁的措施推进整治,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有效改善淠河水环境,为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良好基础环境。

  “前段时间,我们组织镇、村干部及派出所、执法中队、城管中队等多家单位工作人员70余人集体行动,对非法采砂现场开展集中整治。”分路口镇镇长魏启明说:“行动中,我们动用大型挖机设备两台,切割电焊设备两组,雇佣民工10人,对沿淠河范围内20余处非法采砂点采砂设备进行现场拆除、清理。”经过集中整治,共对8处非法采砂点的采砂船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拆除,现场督促采砂业主自行拆除6处。

  2016年,六安市沿淠县区按照《六安市淠河河道采砂专项治理行动方案》部署,先后抽调执法人员68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92台次,动用执法专用大型机械设备13台次、巡逻快艇8台次。行动期间,共取缔非法采砂点17处,拆除违章采砂管理房及附属设施900多平方米,拆毁非法采砂船52艘、采砂设备78台套,撤离大型流动采砂船49艘。先后依法查处违法采砂、违法装运砂石等各类案件15宗。通过河道采砂专项治理行动,从源头上有效的打击非法采砂嚣张气焰,有力的维护了我市砂石开采和经营秩序。

  重拳出击铸秩序

  千里淮河是温柔的母亲河,无私地用她那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千万淮河儿女。曾几何时,白帆点点,商贾云集;渔舟轻荡,银鳞闪光;渔歌互答,其声悠扬。而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资源需求的激增。砂石,这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建筑原料,摇身一变成了“软黄金”,给淮河带了困扰。

  “一艘功率千马力的采砂船,每日挖砂可收入上万元。”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受暴利驱使,非法采砂给当地航运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对此,我市重拳出击、打击取缔非法采砂,成立了水利综合执法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淮河河道采砂管理,提高了巡查打击力度和快速反应能力,在协调执法力量上也起到了支撑作用。“霍邱县制订了《淮淠河非法采砂专项整治方案》,集中整治中将外籍采砂船只全部驱离出境,本地采砂船只全部驱赶至集中停靠点,关闭非法采砂场,清除非法堆砂场、非法装运点、非法制作安装维修点”霍邱县水务局副局长谢锋告诉记者,“各乡镇采砂船主自行拆除了吸砂机泵、吸砂管、砂筛、砂架等采砂机具,对彻底丧失采砂功能,主动退出采砂船只序列、本人书面承诺不再恢复的采砂船只,政府给予一定补助,有效减少了淮河采砂船只存量。”

  经过努力,去年淮河河道采砂管理秩序总体良好。整治成果受到了省水利厅、市水利局的肯定,在安徽省沿淮6市的采砂管理考核中取得了较为靠前的名次。

  “我们的工作没有时间概念,越是深夜,越是节假日,越忙。因为非法采砂主总会选择这些时刻进行作业。”李立纯从小就住在淮河岸边,是吃着淮河水长大的,他是水政执法大队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也是执法船的掌舵人。身材欣长、安静腼腆的他任谁也看不出开船已近20年,习惯了每天开船在河道上执勤,执法船就是他的办公室,“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和非法采砂船进行斗争的时候,因为有追逐,就存在逼停、碰撞的可能性,这时候就要求胆大心细技术好。”在李立纯的心中,一切的汗水、辛劳与危险,都不值一提,这些都只为了心中的母亲河。

  利剑出鞘还碧水

  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河砂是我市一项重要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来说,采砂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我市以重点河段河道采砂整治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全面规范河道砂石开采秩序,全市河道采砂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市设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专门经费、专门装备”,市水政监察支队编制10人,配备执法装备,各县区落实了专门采砂管理机构,落实专门采砂管理装备及经费;全市完成了舒城县杭埠河段、晓天河、龙潭河,霍邱县史泉河段,淠河霍邱段、金安、裕安、霍山段,金寨县中小河道及史河金寨县段9个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规范采砂出让,规范塘口及船只管理。各县区砂石资源出让全部公开招拍挂,管理规范。全市出让的50个多个砂场全部持证经营,还督促砂石塘口安排专人负责计重、开票、签发装载单,进一步规范“三单合一”(称重单、装载单、砂石税票)的查验制度,严把运载车辆砂石来源关、装载关、出场关。

  “河道采砂管理要建章立制,常抓抓长。定期开展不间断、全覆盖、高频率检查,并在城西湖闸派驻一个执法大队,专门从事采砂管理工作。”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邓彪告诉记者,“市水利局还投资120万元用于建设淮河河道采砂监控,目前,市级监控平台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淮河六安段河道采砂情况,存储采砂动态信息,提高了采砂管理时效性。”此外各县区都制订了河道巡查制度,通过落实巡查责任、划定巡查区域、坚持定期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等措施,不断强化河道采砂管理。

  “禁采”征程路漫漫。“我们要像管理城市街道一样管理河道,像管理基本农田一样管理水域,像管理车辆一样管理采砂船只。”市水利局副局长吕德志告诉记者,禁止非法采砂并非一禁结束,关停砂场也并非一关了之,下一步将在全市建立河长制,建立河道采砂管理长效机制,还原河道生态本色。砂场退出后,疏浚河道、清洁河滩、复绿复垦,因地制宜地恢复自然河滩,恢复河道自然水生态。另外,采砂管理,不仅需要堵,也需要疏。采取科学规划,以规划为引导,在可采区开展规范有序合法采砂;在禁采区,严格执法禁采的同时,以人为本,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多渠道、多途径考虑采砂人出路,引导、帮助他们尽快转型,从根本上治理河道采砂问题。

  早春烟水绿如蓝,碧水两岸正在经历一场生态蝶变。河道整治,还六安碧水清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将得到更好的滋养。

  (本版图片由 记者 王丽 宋金婷 摄)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推行河长制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克定⊙守护一方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