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推行河长制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克定

三2100221.jpg

三32100218.JPG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三十届“中国水周”,3月22日-4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安徽省水法宣传月”。联合国确定2017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废水”,我国纪念2017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和我省“水法宣传月”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以水为美,人水相亲,是我市的一大特色。新老淠河穿城而过,宛若两只温柔的手臂怀抱着美丽的小城,绿水穿城,碧波荡漾,风光旖旎,六安不与别州同的水系景观、沿河风光带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水墨六安”的独有意境。我市水资源丰富,现有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1条,其中,淮河干流1条,跨县区主要内河7条,湖泊两座,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340座,2000亩以上灌区135处,灌溉面积533万亩。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到83.66亿立方米,境内有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甸、龙河口、白莲崖6座大型水库,总库容70多亿立方米,水质优良,常年保持在二类水标准。以6大水库为依托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渠,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是全市乃至合肥、淮南等市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主要来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湖管理,事关人民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四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水利部部长陈雷在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时突出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是否有利于维护河湖生态功能作为首要考虑。今天,我们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安徽省水法宣传月”,就是要通过纪念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五大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在全市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立足点。当前全国水安全呈现出新老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我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六安是中度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供水保证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大。目前,我市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34.3%,已接近国际公认的40%合理标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我市还承担着向合肥、淮南等周边城市的供水任务,年均供水量约7亿立方米,且供水量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水资源的供给压力越来越大。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较高,继续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城镇化、大别山旅游开发和水产养殖的不断升温,对生态环境将带来不良影响,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严重影响水资源的保护,污染长期累积,使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质性缺水加剧,水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全面推行河长制,将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守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两条底线,将生态作为主旋律,将绿色作为主色调,统筹解决河湖管理中存在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促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要求,顺应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决策原则,保护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穿到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为生态“留白”,给河湖“种绿”。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对等互惠的思想,始终以平视的眼光、敬重的姿态考量人与水的关系,认真衡量水的自然规律,秉持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准则,主动遵循,积极契合,使河湖开发利用能和自然相互惠益、相互和谐。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现阶段,要让河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由失衡走向平衡,进入良性循环。长远讲,要增强河湖生态系统自我循环和净化能力,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具体体现在,要在水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取之有度,不过度开发,不乱开发。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加大管理保护力度,改善河湖水环境,保护健康水生态,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永葆江河湖泊生机活力。

  全面实现河长制,是我市今年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必将为我市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和防洪保安发挥十分重大的作用。全面推行河长制,必须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要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要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市将在全面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河长体系的基础上,延伸到村(社区),建成四级河长体系,全面落实河湖管理保护责任,建立健全河长制相关工作制度、考核办法,形成河湖管理保护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红线约束,确保河湖资源永续利用。河湖因水而成,充沛的水量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作为刚性约束。要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保证河湖生态基流,确保河湖功能持续发挥、资源永续利用。

  二是落实空间管控,构建科学合理岸线格局。水域岸线是河湖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要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严格涉河湖活动的社会管理。要科学划分岸线功能区,强化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保护河湖水域岸线,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确保岸线开发利用科学有序、高效生态。

  三是实行联防联控,破解河湖水体污染难题。人民群众对水污染反映强烈,防治水污染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中,根子在岸上,保护河湖必须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水陆统筹,强化联防联控。要加强源头控制,深入排查入河湖污染源,统筹治理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要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优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严控入河湖排污总量,让河流更加清洁、湖泊更加清澈。

  四是统筹城乡水域,建设水清岸绿美好环境。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推进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要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不断提升水资源风险防控能力。要大力推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河塘整治,着力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

  五是注重系统治理,永葆江河湖泊生机活力。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保护河湖必须统筹兼顾、系统治理,全面加强河湖生态修复,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要依法保护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在规划的基础上稳步实施退田还湖还湿、退渔还湖,着力保护河湖生物环境。要大力开展河湖健康评估,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切实提高水生态环境容量。要积极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河流源头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着力构建河湖绿色生态廊道。

  与时俱进完善河湖管理,久久为功共享绿色生态。让我们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准确理解《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推行好河长制,着力提升我市河湖管理能力和水平,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让美丽六安天蓝、地绿、水更清。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推行河长制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克定⊙守护一方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