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霍邱农商银行积极主动应对经济金融“新常态”,坚持支农支小宗旨定位,坚持业务转型发展,强化内部管理,实现风险可控,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
完善治理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
2016年,霍邱农商银行建立与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协调的新型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围绕健全“三会一层”法人治理机制,加强决策执行机制建设,确保经营管理与董事会所制定的发展战略、风险偏好及其他各项政策相一致,不断提高决策和运行效率。
为顺应业务转型发展需求,霍邱农商银行新成立市场拓展部,将业务管理部改为信贷管理部,并明确和强化了部门职责。同时加强制度建设,通过梳理、修订、完善法人治理及10个业务条线、240项制度,现已汇编成册,有效确保了内部管理各项制度的合规性和全覆盖。
逐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合理设定业务考核指标与方法,提高业务经营指标设定的科学性,结合人力资源薪酬与绩效管理系统使用,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将薪酬收入与工作任务完成全面挂钩,严格绩效考核兑现。
全面推进“三好银行”创建,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包干区域和创建督导员;加强奖惩,强化宣传,按季召开创建工作例会,全年对4家支行开展了现场督察、12家支行进行了现场考评,“三好银行”创建效果明显。
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制定中层管理人员履职考核办法,修订员工请销假管理办法,强化纪律约束和执行,改变工作作风。开展岗位竞聘选出2名支行行长和2名支行主管会计,组织招聘新员工15人,开展各类培训1200余人次,通过招聘、培训、轮岗等多种方式,逐步优化队伍结构,加快人才培养,提升全员综合素质。
加强产品创新 业务稳定增长
面对县域银行业缓慢发展的总体形势,霍邱农商银行通过开展“向农商行成立周年献礼开门红”活动和抓好旺季存贷款业务营销,促进主体业务持续增长,截至12月末,各项存款917704万元,增幅5.6%;各项贷款541773万元,增幅8.29%,市场主力军地位得到巩固。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07932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5404万元。涉农贷款“一个不低于”和小微企业“三个不低于”目标均已完成。
在对小微企业不断加大信贷支持的同时,该行也在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千方百计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积极与县金融办、兴业担保公司对接,推进政银担业务合作。全年发放“银政担”担保贷款3470万元。根据纳税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纳税信用,结合一定担保方式,为客户发放“税融通”贷款,共发放“税融通”贷款余额300万元。
同时,积极拓展消费信贷新领域。2016年,霍邱农商银行把拓展消费信贷业务作为年度信贷投放的重点和业务转型的核心。积极开展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累计发放按揭贷款1亿元,较年初增加4000万元,增幅66.7%。创新开展“工薪乐”贷款业务,针对全县公职人员群体发放10万至30万元不等额度的信用贷款,为这些客户的房屋装修、买车、求学、就医、旅游等消费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全年“工薪乐”贷款累计营销1870户,授信3.01亿元,用信2.24亿元。
继续保持电子银行业务高增长,截至2016年12月末,该行累计发行金农卡39.35万张,社保卡46.2万张;营销收单商户358户,机具402台;发展短信通客户11.2万户;发展手机银行客户11.55万户;发展社区e银行商户953户。
履行社会责任 践行普惠金融
围绕金融扶贫工作整体部署,霍邱农商银行制定并严格落实实施方案,全年共完成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评级授信5036户,授信金额1.72亿元,发放扶贫贷款567户,金额5090万元,带动贫困户1687人就业。
践行普惠金融,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628万元,帮助2236名学子圆梦;设立惠农金融服务室191家;“拎包银行”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代发涉农资金等财政性补贴资金7.96亿元;布放自助银行30家,ATM机具76台。
全力推动营业网点服务环境建设,通过对网点的服务设施进行改造,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开展厅堂管理培训,试行大堂经理,全面提升网点厅堂现场管理质量和服务能力。编印《文明服务礼仪手册》,进一步规范员工服务礼仪。通过现场巡查和聘请“神秘人”暗访等方式,对文明服务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等,促进该行窗口优质文明服务形象成为“新常态”,塑造了霍邱农商行良好形象。
(张劲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