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岭深处“抢茶”忙

  新华社记者 刘茁卉 杨洪涛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临近,遍布贵州全省的茶园陆续开园采摘。在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腹地,正流行一个热词——“抢茶”。

  “现在我们这儿都在‘抢茶’,明前茶根本不愁销路。”雷山县茶叶发展局副局长文毅说,由于今春气温偏低,春茶采摘比常年推迟约一个月,近段时间气温回升,当地茶农抓住好天气,争相抢摘茶青,期望卖个好价钱。

  雷山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因乌蒙山脉苗岭主峰雷公山在境内而得名。由于地处生态脆弱区,不具备新型工业化的条件,一直是贵州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然而,独特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气候,加上几乎零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让雷山县成为茶叶的优质产地。但由于交通闭塞,茶产业曾一度发展缓慢,群众增收受限。

  近年来,雷山县以绿色和有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县茶园面积已超过16万亩,许多农户因茶脱贫、因茶致富,茶产业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之一。

  记者在雷山县境内海拔约1000米的茶山上看到,梯田状分布的茶园翠色欲滴,新抽出的茶叶绿嫩芽与盛开的白梨花、红桃花相映成趣。茶园内,拾级而上,随处可见身着苗族便装的茶农采茶的身影。

  “现在大家都希望喝‘干净茶’,我们山上没污染,茶叶很畅销。”身背小竹篓在自家茶园采茶的雷山县望丰乡苗族村民李志芬说,她一天能采两三斤茶青,每斤卖50元,“很抢手”。

  高山好水产好茶,优良的品质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近段时间以来,在雷山县除了茶农“抢摘茶叶”外,当地茶商也在“抢购茶叶”。

  “我们不出来‘抢’,就收不到明前茶青了。”在茶园里,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花一边帮着茶农采茶,一边告诉记者,为了能尽可能收到更多茶青,公司的8个人分成4组,分别到几个茶叶基地去收购,每组每天收100斤左右。

  文毅说,全县有10多个茶叶加工厂在收购茶青,但明前茶产量小,所以都在争夺货源,现在只能优先满足提前下了订单的客户。

  23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望丰乡境内茶叶基地公路沿线看到,公路边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茶商在收茶青。

  “大姐,这是7两茶青,共35元。”蹲守在茶园路口的茶商龙志华说。从3月16日开始,他每天下午开着面包车来收茶青,第二天上午加工成半成品后,立马发给客户。

  “今天有事情,摘了1个小时,才摘了7两茶叶。”接过钱,68岁的茶农吕德芬说。

  初步统计,2016年雷山县种茶农户人均纯收入中约有2500元来自茶叶,全县11家茶叶经营企业带动886户30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尝到茶叶发展甜头的茶农们,对茶园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实践证明,发展茶产业是群众实现稳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文毅说,目前全县人均茶园面积约1.16亩,今后县里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为脱贫致富提供长久支撑。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立根固本强堡垒 精准帮扶助脱贫——六安市第六批选派工作综述⊙贵州:苗岭深处“抢茶”忙⊙赶制晋南花馍祭先祖 ⊙霍山 用好用活第一书记 ⊙舒城 注入扶贫“精准力量” ⊙霍邱 选派路上真扶贫 ⊙安徽义务教育违规择校等违规行为纳入考核 ⊙浙江将探索农户“三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西安“问题电缆” 涉事公司财产被查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