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话民俗

  宣金祥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农谚云:“清明一到,农夫起跳”;“清明浸秧,勿问爹娘”;“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后,好种豆”。随着清明的到来,气温逐步升高,万物萌发,正是播种好时节。农民深谙这个道理,清明节前后,或耕田撒谷,或种瓜种豆。

  清明,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传给我们的清明节,有着丰富而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其全部意义不仅仅是扫墓祭祖,它还包含踏青、放风筝、春游等丰富多彩的内容。那么,关于清明的古老风俗,您又知道多少呢?

  踏青。古时候的踏青又叫探春、寻春等。春三月的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节日里,一家人相邀去踏青、郊游、野炊,那该是多么惬意、愉快的事儿。

  放风筝。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晚,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古时候,就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来为了避讳,被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做成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蒸清明饼。在清明节前,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做饼,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在山区,则采清明草作饼。清明草,即绵菜,也叫“米菜”。一年生草木。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以鲜笋、芥菜、肉丁为馅,制饼蒸熟而食。有的人家,从田间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后,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用两片香泡叶包裹,然后,在饭锅中或蒸笼中蒸熟即成,俗称“蒿饼”。清明节,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焚绵山取寒食之遗意。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咱们的老祖先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插柳、戴柳。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侵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于是,柳枝被悄悄插于屋檐和门窗便不足为怪了。

  还有斗鸡、拔河等活动,随着岁月的交替,社会的变化,一些古老的活动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但都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容。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最是“心力”见不凡⊙恩重如山颂《父亲》⊙文化短波⊙清明话民俗⊙神马是匹什么马⊙六安乡镇地名联⊙期望 ⊙文化视界⊙乾隆与香椿拌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