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伟


看明清时期的晋商老宅,时常会看到老宅的门楣之上高悬着一面大理石做的圆镜,那镜子光滑如玻璃,表面上还有些许青细的波纹。细打听了,才知道,这不仅仅是明镜高悬,驱邪避晦,还有“清白世家”的意思。
除了圆镜,还有在门楣之上嵌字的。经商起家的,嵌“笃实”、“崇实”、“信裕豚鱼”、“忠贯金石”,等等。秉承家业、再创辉煌的,嵌“即安其居”、“积善流芳”和“慎俭德”、“仁周义溥”、“规圆矩方”。寄予后人做官、读书为务的,则嵌“读书乐”、“书田传世”、“璞玉浑金”以及“居则致其敬”、“士为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这些嵌字,有的平实,有的华美。字面的意思一般都不深奥,可以用来总结发家之道,也可以用来告诫子孙后辈,明示守业之诀。上一代人把这些字词高悬在门上,铭记在石头上。下一代人就在出入之间,朝夕诵念,烂熟在胸。如此,一代人树,两代人传,三代人、四代人,便视为祖训,不可撼动了。然后延续、秉承、普化、深化。最后刻入了这家的血脉和文化基因当中,成为这家的家风。
我很喜欢看这些直白的嵌字,优良的家风。“笃实”、“崇实”、“慎俭德”、“规圆矩方”。这些,除了是创业守业者的必备品质,也该是世人读书、做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吧。读书人如果不务实、不实事求是;在社会上立足,不以养德为务,不以勤俭为能;为人处世呢,又不懂规矩、不知礼节,我想这样的人活在世间,该如孔子所说的“大车无輗,小车无軏”的情形,寸步难行。至于“信裕豚鱼”、“忠贯金石”、“书田传世”,虽引经据典,但也都是大实话。“信用”和“忠厚”,绝对是经商之人家业兴盛、财源广进的根本。上不欺天,下不欺人,问心无愧,家业又如何不昌盛兴隆呢?
看这些嵌字,我时常会觉得,如果说门楣是老宅的额头,那这些门楣之上的圆镜嵌字,就是老宅的眼睛和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