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霍邱县邵岗乡“双带双帮”助贫困户增收侧记
张正武 韩彦儒 本报记者 徐有亭
人勤春来早,近日,记者一行来到霍邱县邵岗乡范圩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一座座塑料大棚让人目不暇接,大棚里的农民正在忙碌着,把今年增收的种子满满地撒在希望的土地里。
“近年来,我们范圩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不但带动本村243户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还不计成本向周边乡村贫困户无偿提供种苗,传授技术,帮销产品,仅去年我们就带动37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实现种植瓜果增收脱贫”,该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王锐信心十足地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霍邱县邵岗乡党委推行“双带双帮”工作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该乡果蔬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一批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乡党委组织委员彭莉莉介绍说:“我们乡依靠乡情,整合贫困户致贫原因,采取因户施策,与产业扶贫项目对接,在申报传统种养业同时抢抓S343快速通道工程建设机遇,依靠绿色长廊发展林果业,帮扶贫困户利用土地搞种养,农闲务工增加收入。”
该乡各党支部以果蔬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模式,在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范圩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协调企业为农服务,引导农民参与产业化建设。截至目前,邵岗乡新建设施农业标准示范园区2个,辐射带动2700亩日光温室加入新品种推广应用、新技术科学种植的提升增效行列。
与此同时,该乡党员示范户通过创业经验交流、组织种植户观摩学习等方式,带动了40多名党员投身果蔬产业建设。同时,通过培育优质果蔬产业,打造永久性蔬菜基地,为130余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使一些小规模种植户在增产增收上实现了新突破,实现了与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联合培育出草莓、香甜瓜、西红柿等一批新品种蔬菜瓜果。
不仅如此,党支部积极配合乡党委,申报产业扶贫项目支持,先后为贫困户果蔬大棚安装卷帘机、保温被、自喷水设施170亩50座,建成了范圩果蔬专业合作社日光恒温自喷式育苗室2座和水肥一体工作室、检测室等场所,推动了永久性果蔬基地向现代农业标准化方向迈进。
“我们村把企业党员、能人党员、种养大户党员联合起来,采取扶助带动示范,针对贫困户家庭致贫原因,提供种苗,带动他们养鸡、养鱼、点瓜种菜,在党员带动下,2016年我们村实现16户精准脱贫”,该乡茨墩村扶贫专干陈俊告诉记者。
该乡各党支部每位党员主动帮扶一个困难户、转化一个特困户,大力实施“双培工程”,将优秀党员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结成对子,通过正确引导、互帮互学,把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骨干,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合作社负责人。去年,该乡党委采取党员干部“一对一、多对一”帮扶贫困户,实现218户491人精准脱贫,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和国家扶贫办验收。
“俺家去年在乡畜牧站付传丽站长帮助下,春季她给送来了3条种羊,还定期上门进行防疫和技术指导,年底光卖羊收入就达8000多元,给俺申报了危房改造和残疾人生活补助,使俺家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上郢村贫困户周国富满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