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家门口“淘金”

  彭志国 本报记者 黄雪彦

  “丈夫出去打工,家里有奶奶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以前除了搞好我们几个人的生活饮食起居外,其他时间大都闲着,现在好了,我在离家不远的成庆休闲农庄上班,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说起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舒城县庐镇乡柳林村村民高传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高传菊的情况也是该乡500多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的一个缩影。

  庐镇乡地处舒城县西南山区,辖13个行政村,279个村民组,总人口19547人,由于交通和地理位置限制,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为了改善生活,农村大量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妇女的作用,庐镇乡因地制宜,一方面在油茶、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规模较大的村,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引导留守妇女就近到种养大户的基地做“钟点工”,帮助种养大户干农活,不仅解决了种养大户人手不够的问题,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也增加了留守妇女的收入。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和加大项目建设工作,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技术上给予扶持,为留守妇女提供和创造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同时,积极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建立服装厂、油厂、茶厂、木制品工艺厂、农家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可以进厂务工。

  而高传菊所说的成庆休闲农庄就是该乡成功招商吸引在外创业有成人士回乡投资兴办的一家集餐饮、休闲、旅游、娱乐、婚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项目,该农庄吸纳了周边3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常年在这里就业。“既能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又能解决一些父老乡亲的就业问题,带动她们致富,比在外面创业更有成就感啦!”成庆休闲农庄负责人胡忠成告诉记者。

  和高传菊同村的杨传贵也是如此,之前她和村里的其他妇女一起外出务工,每年只能过年的时候回家一次,几年来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家。“生活上倒是不怎么担心,主要是教育方面,我和公公婆婆的意见经常不合,再加上一年到头见不了面,家庭关系十分紧张,电话里经常争吵。”杨传贵说。为了缓和家庭关系,同时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杨传贵辞去了外面的工作,回到镇上一家服装加工厂做缝纫工。如今,工资比外面不差多少,关键是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孩子,家庭关系也和睦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杨传贵感到十分满意。

  “留守妇女在家门口上班不仅助家庭增收,还带来了和谐文明之风,现在村里的矛盾少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该乡副乡长喻宗武说,“下一步,我乡将继续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好资源优势,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和加大项目建设工作,引导更多的外出创业有成人士回乡创业。同时,注重对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争取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留守妇女家门口“淘金”⊙结伙盗掘古墓“摸金校尉”进牢笼⊙春管正当时⊙人工智能:重“智”更要重“人”⊙公立医院年内取消药品加成⊙ 快递大国如何走出 “包装垃圾”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