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武 余全胜 本报记者 徐有亭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记者一行行走在霍邱县广袤的土地上,切身感受扶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2016年,全县脱贫2.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农村的道路变宽更加畅通了,农村的环境变好更加美丽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广了。”该县扶贫办副主任胡浩向记者道出了肺腑之言。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该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层层立下军令状,举县而为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建档立卡基础上,切实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厘清主要致贫原因,分清帮扶脱贫责任,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先后开展“回头看”、精准核查、质量提升等活动,按照“群众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程序,严把标准关、程序关、监督关,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清退识别不够精准对象,对符合贫困户识别条件的及时纳入。
与此同时,制订了“十三五”脱贫规划,明确了“五大行动计划”即光伏行动、产业行动、就业行动、保障行动、兜底行动。通过“五大行动”,实现12.1万人脱贫。县委、县政府成立脱贫攻坚总指挥部,乡、村分别成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和指挥所。实行县领导联系乡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奖惩,传递压力,制订脱贫“时间表”,绘出“路线图”,一户一策,挂图作战。
提升贫困群众增收能力、保障能力和贫困村发展能力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对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发放补助,共兑现补贴2773万元,受益贫困户1.2万户,户均补贴2310元;积极探索帮扶机制,实施产业拉动、入股分红、转移就业和专业合作社、大户带动等扶贫模式,大大提高了贫困户的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全年共建成1000个户用光伏电站、70个村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每个贫困村可增收近6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
深入开展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就业促进,才能超额完成年度就业脱贫目标任务。该县完成危房改造1614户,户均补助1.25万元。从贫困户中选择100名生态护林员,全县新造林3.26万亩。强化农村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潘集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健全贫困家庭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资助体系,全县10509名贫困生享受各类教育资助944万元。2016年县财政划拨2609万元,专项用于健康脱贫工作,并为贫困户缴纳2017年度个人医保费用。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