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助力脱贫攻坚

  (上接一版)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已经建成了一个国家级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主题就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还有9个全市的重点红色旅游项目,并形成3条全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了“193”工程的这么一个布局。除此之外,还着力提升红色旅游的质量,不仅仅是硬件上要提升,在软件上也要进行转型提质。三是提升红色内涵。着重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体验系列旅游产品,积极拓展旅游的新业态,实现红色旅游从单一的产品结构向多元复合的产品结构的转型。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红色旅游讲解员和导游员的队伍建设,丰富红色旅游展陈内容、讲解内容,增强红色旅游感召力和吸引力。四是推动联动发展。坚持红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旅游小镇的培育等融合发展。统筹推进革命旧址遗迹修缮维护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发挥红色景点核心带动作用,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支持群众参与红色旅游餐饮、住宿、旅游商品等经营服务,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收入。五是加强宣传推广。大力度宣传营销六安红色旅游,不断提升六安红色旅游的对外形象和知名度,共同推动和提升红色大别山的整体形象。

  【专访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六安市金寨县视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请问六安去年以来在推进脱贫攻坚上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继续推进?

  毕小彬回答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2016年是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所以在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是把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工作来报告。六安的情况与全国大同小异,六安是集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为一体的贫困地区,也是安徽贫困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地区之一。2016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2万,贫困村442个,贫困县5个,贫困发生率9%,高于全省、全国,可以说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繁重。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六安老区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六安时特别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所以我们深受鼓舞和振奋,同时也倍感责任和压力。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其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压实各级责任,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社保兜底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十大脱贫攻坚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省第三方评估初步认定,2016年全市实现25个贫困村出列、10.59万贫困人口脱贫。可以说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我们较好完成省核定我市的脱贫目标任务。

  毕小彬表示,下一步的脱贫攻坚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六安市还有300多个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脱贫出列。今年又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安排的任务是12.75万人脱贫,有228个贫困村出列。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硬的举措、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年度战役。

  据悉,此次专访详细内容将在新华网主页显著位置和两会专题栏目进行滚动播放。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抱团取暖 合力攻坚⊙出点子找路子 帮贫困户过上好日子⊙传承红色精神 助力脱贫攻坚⊙便民资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