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发现大量恐龙足迹

  新华社长春3月11日电(记者 姚友明)日前中外古生物学者联合宣布,他们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现了恐龙足迹群,这为研究我国乃至东北亚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以及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英国权威学术杂志《白垩纪研究》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青年学者邢立达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教授、韩国晋州国立教育大学科学教育部金景洙教授和韩国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科学保护部林鍾悳主任等专家学者共同署名发表文章,描述了这批珍贵的标本。

  邢立达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个化石点位于延边州龙井市铜佛寺镇山郊公路一侧,约20年前曾率先被日本学者发现,但当时其做的研究相对简单。“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展开新探索,然后发现了大量新的足迹。此次发现了巨大的鸭嘴龙类足迹,其完整尺寸推测可达55厘米,造迹者恐龙体长能达7米以上,是非常大型的恐龙。”

  学者们研究后认为,与这些大型鸭嘴龙类恐龙生活在一起的还有凶猛的肉食性恐龙,这些肉食性恐龙足迹大小差别较大,最大的足迹可达43厘米,最小的只有21厘米,前者造迹者的体型推断为约5至6米,后者造迹者的体型为前者的一半。所有这些足迹掺杂在一起,显得非常杂乱,这表明延边地区曾是肉食性恐龙经常出没的区域。

  邢立达所在团队认为,此次在延边的恐龙足迹发现不仅为复原该地区恐龙时代的面貌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促进了不同区域恐龙动物群之间的对比。学者们还推断说,在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发现恐龙足迹的区域很可能是一片湖泊的浅水边缘,大量恐龙曾在那里戏水、捕食。

  去年5月,延边州首府延吉市帽儿山东北坡山上,就曾发现白垩纪中期古生物化石。

  “延吉和龙井的这两个化石点的地层不一样,但都属于白垩纪的,两者应该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这也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邢立达表示。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想生二孩,看看两会释放出哪些好消息⊙失地农民家门口应聘忙⊙合肥:“美小护”有了“智小助”⊙吉林延边发现大量恐龙足迹⊙法官提示:为购房“假离婚”存在真风险⊙北京:鼓励汽车分时租赁⊙太原500多处工地安装监控防治扬尘污染⊙我国科学家重建喜马拉雅山抬升历史⊙15日凌晨“木星合月”星月交辉⊙湖北:严厉查处13家“地条钢”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