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变股权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金安区木厂镇新庄村率先试点“股改”
本报讯(记者 刘扬 郑策)3月11日,记者走进金安区木厂镇新庄村,该村村部除挂着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牌子外,还挂有一块“六安市四棵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牌子。2016年10月,新庄村被该区确定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村,将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路。
新庄村位于省级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全村5700亩耕地全部流转给9家企业集约化生产,劳动力从“一亩三分地”里解放出来,近一半的村民外出务工,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398元,是金安区的富裕村之一。采访中,村民黄传祥对记者直言:村民富了,村集体富不富,村民不清楚,去年村里推行“股改”,村民们才摸清村集体的“家底”。
黄传祥所说的村集体“家底”,指的是村部办公楼、中心文化广场、五保户居民点及一口水塘。过去新庄村唯一可经营的集体资产就是这口236亩的水塘。这口水塘也曾承包给他人经营,虽然村财务公开,但仍有村民质疑:既然水塘是村集体资产,收益和支出应由村民说了算。金安区农委副主任孙业祥说:“目前,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等仍是传统的,村集体资产运营主体模糊、权责不清等问题,影响着群众对基层组织的满意度。”
2016年10月,新庄村在“三资”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对村级集体经济建立资产登记台账,折股量化,设置股权,按村农业户籍人口数,平均分配,一人一股、一户一证,当年12月底,全村777户股权证颁布完毕。“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11日下午,卫庄组村民陈立胜拿着他的股权证兴奋地说:“我快70岁,干不动农活了,却有股金和未来集体股分红,养老有保障了。”
木厂镇包点新庄村干部沈思彬说:“折股量化完成后,村里成立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六安市四棵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民主管理,量化到人的集体资产股权是股东享受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依据。”
成立后的六安市四棵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独立法人企业身份与236亩鱼塘租赁方分别签订承包协议,年收入136000元,按一人一股平均分配,全村2315人每人持股1019元。玉民组组长郑俊田是该组村民推选的股民代表,他说:“我代表本组股民参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决策,保护股民经营效益分享权,村民变股民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