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研发投入越来越划算
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机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一直以创新力度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研发支出的加计扣除,实际上是国家在为企业创新‘埋单’,我们公司在这方面受益匪浅啊!”公司总经理江茜对税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深有感触。
江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6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2386万元,按照50%的加计扣除标准,可在税收扣除3579万元,相当于减税536.85万元(按15%的优惠税率计算),如果按照75%的加计扣除标准,实际减税达到626.31万元。“这样的力度,在以往真是不敢想象!企业投钱搞研发,真是越来越划算了。”江茜动情地说。
据统计,在六安市,中小型科技企业有129家,2016年研发投入近56000万元,如果按照新的加计扣除标准,一年就可以为企业带来14700万元的减税。“政府减收的,就是企业增收的,这部分留在企业就构成了企业继续创新的澎湃动力。”六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曹士昌说。
让纳税人感受到减税的“快感”
与众多纳税人对于减税的兴奋不同,税务干部此刻深感责任重大。李克强总理承诺:“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如此巨大的减税规模需要基层税务部门一点一滴、一家一户地落实,如何让纳税人有切实感受,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六安市地税局局长苏自勤听过总理报告后,就在谋划如何更加有效有力地落实优惠政策,让纳税人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实体企业税负过重”的舆论,苏自勤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讨论税负轻重,不能简单地用税率来‘加’,还要用减免税来‘抵’”。苏自勤说,“基层税务部门一要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为纳税人真实减负,二要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为纳税人解惑。用我们的工作,来增强纳税人对减税效果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