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一瓣

  鲍传兵

  几周前的一天中午,坐在我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一脸兴奋地抱回一只黑色塑料袋,小心打开,虔诚地从里面捧出一小丛绿色。仔细一看,原是几支细嫩的水仙,姿态各异地立在蓝白相间花纹的小花盆里,盆里几许清水刚刚漫过满是“胡须”的根,同事就把它摆在桌子的中央。

  自此以后,办公室里的年轻同事就有事没事凑到桌前来瞅瞅这几支小水仙,期待它吐蕊开花。一周下来,不见动静,也许是心急的缘故,几位年轻的同事就戏称其“不开花,装蒜”,我们轻松一笑,也并未放在心上。也许是教学教研的繁忙,也就慢慢忽略了对它的期待,只是在偶一抬眼间,我才注意到它的存在。

  一日清晨,天气很冷,我快速打开办公室的门,想去逃避冷风的追逐,在微微温热的空气中扑来一丝清香,如丝如缕,似无却有。走近办公桌,愈觉得香气的存在与流溢,清新甜润,我这才注意到,我对面办公桌上的水仙开花了。小小的花瓣刚从花苞里探出头来,还未完全打开,弓着身,却已吐露清香。

  我不由得坐下来,细细端详这盆令人惊喜的水仙。娉婷优雅的仙姿,玉洁冰清的神韵,一掬晶莹透亮的清水,就足以吐蕊开花,没有一丝浊气,朴素淡雅,清香晶莹,这是何等的圣洁,更是精神的清纯。

  说到精神的清纯,我突然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谁有两个面包,卖掉一个吧,用来买水仙,因为面包是身体的食粮,水仙是精神的食粮。”我想,为师,当心如水仙,教师的岗位,孕育的何不就是精神的食粮!

  我记忆的大门徐徐打开,作为教师,有多少长夜漫漫孤灯相伴仍伏案工作,有多少苦口婆心忍气受辱终兢兢业业,有多少风雨兼程寒暑易节还孜孜不倦,又有多少桃李芬芳华发霜染却笑泪盈眶。从老师的身上,我读到一种淡泊,读到一瓣馨香。一支粉笔,两鬓如霜,三尺讲台,四季春秋,在默默中吐露芬芳,用一颗至纯的心来感化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他人的孩子是神圣!这是灵魂的圣洁。他们心系教育,敬业乐业,这不正如我眼前这“不需淤泥侵皓素”的水仙吗?

  心似水仙,是一种品格与精神的升华,教育需要这种升华,孩子需要这种熏陶,在清雅晶莹中涤荡几许污浊。我想到那些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辈,他们将毕生的心血注入到这平凡而神圣的岗位,笑守三尺讲台,静对潮起云涌,没有抱怨,呕心沥血,桃李满天下,心如水仙般晶莹,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厚爱。

  我的周围,洋溢着90后的新人类,他们是教育战线上的新鲜血液,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风,用一片丹心来燃烧青春与热血,这是教育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在他们心中也一定开着清雅的水仙花,在淡淡的馨香中擦亮双双求知的眼眸,在淡泊与宁静中坚守一份执着与超然。

  我肃然起敬,甘愿馨香一瓣!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馨香一瓣⊙阅读,拉近“距离”⊙紫荆花⊙桃李醉春风⊙便民资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