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态势平稳 群众安全感上升——2016年我市公安工作亮点纷呈

  本报记者 姚迪

三D4S_89241.jpg

三DSC_2620.JPG

三IMG_7055-2.jpg

三SC_6336.JPG

  2016年,全市公安机关把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平安六安”、“幸福六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位发力、主动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未发生影响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没有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个人极端事件和暴力恐怖案件,没有发生有严重影响的重大网络事件,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重大以上公共安全事故和治安灾害事故,社会大局稳定、治安形势平稳。

  安全感满意度全省靠前

  2016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分别同比上升3.30、1.84个百分点,其中满意度指数位列全省第四,高于全省平均值1.66个百分点。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97%、破案数同比上升18.3%,其中现行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5.12%,破案数同比上升26.55%,全年19起现行命案全部及时破获,继续保持全市现行命案连续三年全破。命案积案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侦破省厅挂牌督办的“3.4”、“8.8”两起命案积案;深入推进禁毒斗争,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3起、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2起,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09名,同比上升11%。打击整治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犯罪成效显著,成立反电诈分中心,破获电信诈骗225起,成功拦截诈骗信息1500余条,阻止汇款3500万元,拦截成功率达98%。经侦部门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23起,挽回经济损失3亿元,同比上升200%。公共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在公安机关管理职责范围内没有发生重大以上亡人事故。“三车”整治专项行动不断深化,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7.69%、受伤人数下降8.91%。全年全市未发生死亡2人以上火灾事故,大型活动场所未发生火灾事故。

  公安改革纵深推进

  2016年,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紧紧围绕六安公安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加大攻坚力度,高位推进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全市警营处处激荡着改革浪潮,全力推动改革成果积厚成势,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落实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创新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简化手续、简明流程、简捷操作。2016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微信办理户籍业务。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面开通,预约考试、补换领驾驶证、提交体检证明等业务办理实现“一网通”。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全省率先使用POS机缴费,窗口实行票据打印、刷卡消费、收费确认、资金电子对账等“一站式”服务。市公安局政治部积极谋划建立起以“六安公安在线”为龙头的新媒体矩阵,第一时间公布各项涉及公安改革的法律政策和惠民便民措施,并制作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作品,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广大网友的热烈欢迎,赢得了全国十大影响力飞跃微博奖,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市级公安机关获得该项荣誉。

  实战水平明显提升

  公安警务勤务机制建设特别是情指一体、动态巡防、合成作战等实战化机制建设不断深入。情报、指挥部门紧紧围绕“情指对接、情勤对接、情行对接”的工作思路,推进实现有机融合,实现情报引领、精确指挥。建立健全跨区域、多警种联动紧急布控查缉勤务机制,查缉抓捕犯罪嫌疑人成功率保持100%。城区和农村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卡口、电子警察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建成视频监控系统互联网实现100%,基本形成对重点要害部位、主要道路、人员密集场所和治安复杂区域视频防控全覆盖。以主责业务警种为主导、相关业务警种整体联动、技术手段同步上案、警务信息资源共享、区域协调联合的合成作战机制不断深化,多发侵财类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85%,破案数上升42.65%。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刑事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统一接受”实施意见》,开展“十佳刑事案件”、“十差刑事案件”评选活动,公安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稳步提升,全市因证据不足不起诉或判决无罪数为零,有415个基层所队实现全年“执法零过错、群众零投诉、队伍零违纪”,占全部基层所队的97.9%。

  公安队伍形象良好

  2016年,我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不断提升全市公安队伍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组织开展选拔派出所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活动,在全市公安机关树立了“学在平时、崇尚实干、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用人导向。坚决把暖警惠警工程纳入整体公安工作去推动落实,主动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协议,开通民警伤病员重症急救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安民警的生命安全。积极推动警衔津贴新标准在全市快速全面落实,优化民警抚恤救助机制,让广大民警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坚持作风立警,锤炼优良警风,部署开展全市公安机关“强作风、严管理、正警风、肃警纪”专项教育“回头看”等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以更严的标准要求队伍、更严的措施约束民警,确保警令政令畅通,任务执行雷厉风行。组织开展“书香满警营”读书交流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努力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积极打造学习型警营、气质型警队。2016年,全市公安机关有1名民警荣获个人一等功、5名民警荣获个人二等功,12个单位、59名民警荣立三等功,60名同志、7个单位分别被省公安厅评为2016年度“十百千”江淮卫士和“十佳百优”基层所队。实践证明,六安公安队伍是一支英勇善战、正气浩荡的队伍,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党和人民可以完全信赖的队伍。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治安态势平稳 群众安全感上升——2016年我市公安工作亮点纷呈⊙市教育局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优秀单位⊙全市中小学将评选一批“校园雷锋”⊙徐集镇织牢校园“安全网”⊙图片新闻⊙六安九中等三校被授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金安区消防大队检查校园消防设施⊙金寨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