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求职提防“五大骗局”

  春节过后,不少人开始找工作,面对数量庞大的“求职大军”,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处心积虑挖好“坑”,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进行诈骗。近日,西安市公安局民警提醒,求职者一定要加强防范,找工作别轻易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骗局一:

  求职面试“见面交费”

  求职面试后,招工者以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所以,求职者在遇到这类先交费的“单位”时,一定要格外当心。

  骗局二:

  骗子公司唱“双簧”

  一些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员工,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造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骗局三:

  虚假单位“流窜”作案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在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并收取了报名费等费用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

  骗局四:

  网络骗局防不胜防

  网上有一些所谓“刷信誉”的兼职,写着“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两小时,轻松过万”等信息。在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发来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工作可能是买充值点卡刷信誉,信誉值达到某个标准,即可返还现金,另有佣金提成。实际情况是求职者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不会到账。

  骗局五:

  假招聘玩起“捉迷藏”

  通过在醒目地点张贴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招聘的岗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适合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根本不会兑现,随后以各种借口敷衍应聘者。

  民警提醒,春节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人生地不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高薪、高福利待遇等优厚条件为诱饵,巧立各种名目骗取求职人员钱款。提醒广大求职者,最好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者正规的招聘会现场,防止上当受骗。

  (来源:西安晚报)

 选择年月
<2017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12345
6789101112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证监会正完善相关法律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我国“十三五”续建新建74个机场未来去这些城市可坐飞机⊙“二孩时代”难容老二不接受的老大仅1.4%⊙节后求职提防“五大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