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离去,带着太多牵挂——追记六安一中青年教师陈盛

  本报记者 谢菊莲

  “此去不知归期,故乡已在身后了,你不要再想起我,请送别我……”2月17日,皋城上空萦绕着忧伤的旋律,六安人借用2017新年怀旧贺岁档影片《乘风破浪》插曲《别送我》来追悼和缅怀一位年轻生命的逝去。

  六安一中老师、2015“六安最牛高考班”班主任陈盛,于2017年2月17日凌晨3时零5分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正怒放的生命从此被定格。噩耗传来,家人扼腕啜泣、同事悲叹不已、学生泣不成声。从此,六安一中的课堂上,那位被誉为“民主、温和、风趣”的好老师再难见到。

  而今此时,他的“离开”也让他的名字,他的主张“平等民主”“语文味”课堂风,再次在皋城群众的心里吹起一层层涟漪。陈盛老师短暂而绽放的一生,曾经带出六安最牛班级和理科第一名,作为六安一中优秀班主任、语文教师,先后担任2005、2008、2010、2013、2016届高三和2016届高一班主任,先后荣获省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课例展评二等奖,第四届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六安一中第二届好老师,六安一中第三届教坛新星……自参加工作以来,陈盛始终勤勉敬业,爱校如家,关爱学生,团结同事,与人为善,表现了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高尚品格和博大情怀。他刻苦钻研业务,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出色,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年纪轻轻,却已桃李芳菲。2015年高考,陈盛老师的学生王延森以702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当年六安市理科状元,他所带的学科选修(一)班,成为六安最牛高考班级,高考一本达线率100%,大半以上学生考入了211、985等一流大学。从教16年来,他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学生的心灵。目前,他的学生已遍及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盛老师曾引以为傲的学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王延森同学在得知老师病逝的消息后,悲恸万分,他在微博上这样写道:“下辈子若是有机会,还做您的学生!”他化用陈盛老师曾经的一首诗来悼念亡师:黑云欲雨群鸟惊,辗转泪尽终不疑。天下桃李花开日,毋忘春风化雨时!字句间传达出厚重的师生情谊。

  远在美国硅谷工作的2005届学生李峰得知老师陈盛病重的消息后,委托父亲李付生到学校打听看望,听到老师已去,李付生惋惜地说,“太突然了,我儿子是他第一届学生,多亏陈老师,不然孩子不会这么有出息……”李峰本人则在微博中写道:那年陈老师20岁,我15岁,在最叛逆的年龄,陈老师用诚肯的语言和行动引领我及时调整,一直对老师心存深深的感激。

  “陈老师,我们的恩师,是您让木讷的我们感受到文学的优美,也是您为懵懂的我们指明遥远的芬芳。陈老师,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陈盛老师曾经的学生在哭泣中发自腑肺写下这样的感恩之词。

  “陈盛老师生前任高二选修(2)班班主任,上学期期末考试监考时,陈盛感觉胃部疼痛,但他坚持考试结束后去看病。谁知一经确诊竟是肝癌晚期。”六安一中副校长尹孝成几度哽咽泪流。

  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深厚的师生情谊,与陈盛老师的点滴用心和日常积累离不开。“一位富有灵气、富有活力的‘民主型’老师”是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一致评价。即使在弥留之际,陈盛老师还在想着自己班上的孩子们,自责自己一病会耽误了学生们的学习进程:“我生病了,孩子们下学期的课怎么办?”“我的继续教育学时没完成怎么办?”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7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12345
6789101112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你的离去,带着太多牵挂——追记六安一中青年教师陈盛⊙老淠河畔兴修忙⊙全市小微企业去年减免税逾千万元⊙我市新增五星级农家乐总数蝉联全省第一⊙霍山县狠抓作风促廉政⊙市政协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四届四十七次主席会议⊙金安脆桃产业入选安徽省十大扶贫经典范例⊙市总工会十项活动推进家风建设⊙叶集区开展读好书培育好家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