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拉动脱贫大提速——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助力脱贫攻坚见闻
本报记者 程传军
“自从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成后,来天堂寨景区游玩度假的游客逐年增加,去年我家经营的农家乐净利润达到30多万元,我真没想到这条道路的致富带动能力这么大,让我们这些山区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旅游道路带来的好处。”2月10日,记者来到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沿线采访时,位于天堂寨景区脚下的鼎峰农家乐老板林俊格外繁忙,他一边组织员工打理自己经营的饭店,一边向记者讲述去年的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林俊是天堂寨镇后畈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没修建之前,一家人经营着规模很小的饭店,每年到了旅游旺季时,每个月最多也只有3000多元的营业额。此外,每到一年中的旅游淡季时,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林俊不得不带着妻儿一同到外地打工。2014年10月1日,随着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合武高速斑竹园下道口至天堂寨景区建成通车后,他发现自己经营的小饭店生意格外红火,尤其到了节假日时,前来农家乐消费的游客爆满,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2015年,我看到了旅游道路带来的巨大商机,对农家乐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现在每天能接待60人住宿、解决200多人就餐问题。”林俊高兴地说。如今,林俊经营的鼎峰农家乐效益逐年攀升,每个月毛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是金寨“5+1”扶贫项目之一,也是国家交通运输部重点支持帮扶的项目,项目总长193.1公里,投资30亿元,于2013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被誉为打通大别山区域内外的重要交通“大动脉”。据金寨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曹俊新介绍,金寨县境内从沪汉蓉高速斑竹园道口至天堂寨景区之间的扶贫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后,不仅缩短了10多公里路程,更重要的是彻底解决了过去十八盘高山险峻路段的重大安全隐患,方便了山区群众,使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区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2014年底快速通道沿线9乡镇44810名贫困人口相比,2016年底该区域贫困人口降至29802人,减贫15008人,占全县两年脱贫人口的42%。”说起旅游通道建设利好时,曹俊新用数据列举了一串串好处。他说,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的建成,推进了沿线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该区域发展中药材、茶叶、水产等农业示范特色基地4万亩,特色农副产品产销两旺。同时,便捷的交通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已有8家省级农头企业、31家市级农头企业、2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