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鲍如愿
“今天我乔迁新居了……扶贫搬迁好政策让我从山顶上搬到村村通马路周边,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子,走上了平直的水泥路,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黑石渡镇戴家河村客人河组村民周启彪高兴地向我们介绍扶贫搬迁政策给他带来的实惠。
农历小年当天,黑石渡镇戴家河村扶贫移民安置点炮竹阵阵、张灯结彩,安置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搬迁贫困户喜笑颜开,带着幸福微笑,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安置点现场我们每周都要去看好几次,一旦发现有问题,就要求施工方停工整改,确保工程年底能按质按量完工。”戴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李运祥如是说。2016年连阴雨漫长,施工工期短。记者从该镇专职扶贫副书记熊晓波口中得知,该镇为了确保贫困群众在今年底之前搬进新居,对扶贫搬迁安置工程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制度。
据悉,该镇2016年扶贫移民安置贫困户15户48人。目前,杜家冲村仓房、戴家河村客人河2个安置点主体工程均已完工,建成住房13套,搬迁入住15户48人。
对于搬入新房后的生活,杜家冲村高庙组贫困户舒益国一家充满了信心,“能住上这么实用的房子,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多挣点钱,让自家日子过的更好。”
“坚持‘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扶贫移民安置工程核心理念。”在搬迁户乔迁现场,该镇党委书记邬剑涛介绍说,该镇在实施移民搬迁工作中,充分考虑移民搬迁群众的发展需求,给予每户人均20000元建房补贴外,还积极做好扶贫安置点通水、通路、通电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确保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为保障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过上好日子。黑石渡镇一方面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户增收。目前,该镇辖区内有机蔬菜、黑毛猪、土鸡、莲藕、灵芝等脱贫产业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把促进就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该镇扶贫办、人社所积极联系辖区内企业,优先安排贫困户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