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明 文/图

  30多年前从六安走出去的胡育新,如今己是国内知名的肿瘤学博士,去年他受聘于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肿瘤中心主任,并建立了博士工作站。
  有一件事让刚刚踏上故土的胡博士心中有个结。那是他从上海归来,在火车站悬挂的一幅六安好人宣传画上,看到了金寨县麻埠镇孤岛乡村医生余家军的事迹,让他陷入了沉思,他在想,故乡对他的感受之多,一边是世界先进的高铁驶进了老区,为何至今还有孤岛的医生在摇橹划桨从事着这原始的医疗服务,他想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一,胡育新博士随同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的医疗服务小分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颠船簸,来到位于金寨县麻埠镇响洪甸库区的一座孤岛上。水面上飘浮着一个铁皮围起的家,就是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海岛卫生站余家军工作过的地方。
  走进家所合一的小船,胡博士震惊了,他很难相信在这间简陋的小船上,余家军坚守孤岛18年为库区群众巡医治病,那种精神和毅力让他感动。眼前的一切让他想到了国外那些先进的医疗技术、高端的检查器械和舒适的治疗条件,可与这座飘浮在湖岛上的卫生站来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为之感叹,为之心焦。闻知博士和大医院的专家来小岛义诊,近邻小岛的乡亲们划着小舟,驾着机船,赶来求诊。胡博士和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本鑫、心内科医生金怀双穿上白大褂给乡亲们看起病来。邻岛金庄村盛先应老人带着老伴儿子专门托人开着机驳船来找专家看病。胡博士给他老伴金家华听过心脏后感到有点问题,在美国和大城市远程治疗早就普及,通过便携式的小手机就可随时随地做心电图,然后通过互联网就可迅速传到医生手中,病人可以得到诊断结果,获得准确的治疗方案。可这些对地处偏僻的小岛、传统的交通工具和初始医疗条件的余家军来说是鞭长莫及,他只能凭着医者仁心,做出他力所能及的奉献。
  走进小岛接地气,深入基层查民情,让胡博士有了自已的思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要求,他在想,市二院能否在支持库区群众上进行精准送医,以余家军海岛卫生站为对象,建立一个寻医求诊的平台,让余家军能通过这个平台传递更多更广的病人信息,医院及时反馈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循疗渐进,力争做到不用出门,得到治疗的效果。
  1965年,毛主席发出过“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50多年过去了,农村的医疗卫生虽有改观,但任重道远,胡博士想很多、很多。如何利用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为最基层的群众服务,这是他思考的重点,将不断努力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