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抓五促” 优化便民服务——市国税局深入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纪实
蔡晓璐
近年来,市国税局深入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五抓五促”,努力打造高效便民纳税服务,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抓宣传培训,促政策落实
强化政策宣传。通过办税厅公告栏、官方网站、12366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最新税收政策等。加强纳税人培训。积极完善纳税人学堂建设,提供在线培训及课程下载,分类别、分行业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及解读,2016年举办小微企业、营改增纳税人等专题培训15场,受训达6000余人次。优化包保服务。按照营改增四大行业分类开展包保服务,通过包责到组,包访到户,包教到人,将营改增宣传辅导、信息采集、税负分析等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对重点税源和样本企业“一对一”上门辅导,确保纳税人发票领用熟悉、申报纳税顺利、政策运用到位、税负变化明了。在国税部门精心辅导下,安徽皖西宾馆有限公司营改增后税负下降1.45个百分点,降幅达29%,减税近61万元。
抓载体创新,促服务优化
畅通绿色通道。简化办税流程,推行“一窗全能”,实现“后台前移”和“先办后审”,实现快捷办税;在办税厅组建辅导队、增设预审岗,强化现场辅导和资料审核,减少申报误差,提高办税效率;分批量主动预约纳税人,引导错峰申报,缓解办税压力;“营改增”全面推行期间增设应急服务厅5个,热线9条,窗口16个,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拓展多元化办税。积极推进“互联网+税务”新模式,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办税、自助办税、移动办税等多元化办税方式,全市90.7%的纳税人实现足不出户完成申报。加强社会化合作。委托邮政网点代开发票、代征税款,加强零散税源控管,去年全市48个邮政代开点开具发票29711份,代征税款1500万元;推行发票“网上申领、邮政快递”业务,实现发票快递当日或次日送达;2016年通过邮政快递发票20195户次。
抓信用管理,促诚信纳税
联合信用等级评定。与市地税局联合开展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加强信息交换共享,实行双方评定名单比对和实地查验,对共管户坚持做到评定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四统一”,2016年共联合评定A级纳税人309户,B级纳税人2801户。丰富守信激励措施。加强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增值利用,与金融系统共享区域内小微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为A级纳税人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涉税事项,允许企业单次领取3个月发票用量,积极鼓励引导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深化拓展银税互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银监、金融办、财政等部门合作,拓展“税融通”业务范围。2016年通过“银税互动”项目贷款金额110843万元,惠及企业299户,有力地推动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抓机制构建,促权益保障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纳税服务咨询、投诉、税务人员违纪举报电话;开展分层级、多形式的走访调研活动,建立面对面沟通机制,2016年累计走访纳税人7572户次,征集建议720条,现场答复咨询5053个。健全服务投诉机制。拓宽纳税人诉求表达渠道,畅通12366热线、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等多渠道投诉响应机制;严格执行投诉回访,压缩投诉响应时间,提高投诉办理效率;强化投诉处理过程痕迹管理,保障纳税人权益。完善服务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回访抽查服务质量,及时了解纳税人意见,改进服务工作,形成良性互动。
抓氛围营造,促形象提升
争创示范单位。结合基层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创建,不断强化四类办税场所的日常管理,动态调整场所类别,市局办税服务厅、霍邱长集分局办税服务室荣获全省示范单位称号。深化国地税合作。深度挖潜现有办税资源,加强国地税沟通协作,全市采取互设窗口、互派人员、互设自助终端、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中心的方式,最大限度提升窗口资源整体效能。建立良性激励机制。开展纳税服务之星评比活动,评选出7名全省纳税服务之星,18名全市纳税服务之星,树立服务标杆,激励比学赶超,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