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武 周成银 本报记者 徐有亭
1月9日上午,霍邱县公安局曹庙派出所民警正在办公,一名五十多岁女子泪流满面地敲门进入,面对民警连声不停道谢,称赞民警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什么原因让这个女子如此激动并连声向民警道谢呢?此事还得从这个女子的婚姻经历说起。这名女子名叫金思秀,原籍霍邱县曹庙镇甄岗村人,1987年2月与曹庙镇大庄村胡某结婚,婚后与胡某生活八年,此段婚姻维系到1995年8月28日经霍邱人民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离婚后,金思秀的思想情绪波动极大,于是就决定外出打工,这一走就是21年。在这21年中金思秀基本没有回过原籍,也中断了与家人的正常联系。
1996年在浙江打工过程中金思秀认识了同在一处打工的裕安区独山镇马家畈村的唐某,相处两年后,因没有户口就未经民政婚姻登记结婚。在金思秀与家里失联的21年中,国家对户口管理经历了多次变动,尤其是近些年来户口管理从纸质管理到数据库登记联网管理,其中又经历几次户口清理整顿,因金思秀长期与村里及家里没有联系,历次户口登记中均未登记上,造成户口漏登长达21年。
随着国家近些年来对人民群众的惠民政策逐渐加大,金思秀因无户口登记,不能享受国家的养老保险、医保报销等相关惠民政策。近年来又重病缠身,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看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深深体会到了没有户口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经济上的损失,直到2016年12月初,才放下思想包袱,决定返乡回到原籍补录户口。
曹庙派出所对金思秀长达21年无户口的问题十分重视,本着群众无小事的原则,前后召开四次所务会,所里专门抽出两名民警负责调查。因其无户口登记时间跨度太长,为防止重复登记户口,民警先后对金思秀生活过或者有关联的地方辖区派出所进行了走访调查,前后行程几百公里调查走访,前后补充了四次材料。最终金思秀的户口于1月9日上午审批补录完成,并于当天上午在曹庙派出所户籍室办理了属于自己的户口登记本和二代公民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