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别处家在心深处

  宋金婷

  站在岁末,回首时光,望着流水似的光阴,才突然觉得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此时此刻,有的人已返回故乡,有的人已经踏上归途,还有的人仍在工作,却归心似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是信仰,过年也是信仰,无论贫富、不分地域,一桌的团圆饭与熟悉口味,一屋子的乡音与亲情味,无不让人醉倒。

  中国有句老话“父母在,不远行”。回家过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更是亲人的殷切期盼。虽然每年回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但很多时候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别人的团圆梦,为了自己的拼搏理想,依然不能回家,不想回家,当我们忙着关注返乡大军,关注铁道部和高速路况的时候,请别忘记这群人,他们春节没回家。

  源于农耕文明的春节,其一成不变的过法是团圆、吃喝、叙旧,其强烈的仪式色彩,使春节有着不可言状的凝聚力与神圣感。在追求温饱的年代,春节不回家是一件很丢人很失败的事。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前那种“通个电话等半天,一年才见一两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日益强大的通讯技术,大大消解了人们的亲情饥渴,经济发展了,人民鼓了腰包,开了眼界,收入的增加,使人们渐渐有了一定的财务自由,而财务自由必然催生生活方式的自由。于是,“今年春节不回家”渐渐习以为常,以外出休闲旅游等方式过年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其实,无论春节在哪里,年,就是家的味道。小时候,年,是一切美好和幸福的合集:鸡鱼肉蛋年夜饭,新衣新帽压岁钱,表兄弟姐妹们最开怀的一次相聚,和除夕夜不再会有父母逼着早点睡觉的守岁,以及家里最温暖的碳火盆、最醒目的红灯笼。长大以后,离家工作,自此,年在我的记忆里开始和家划上了等号。年的记忆就是家的味道,如果说小时候过年有万千期待的话,如今的过年便只有和家人团聚一种味道,而且历久弥香。尽管物质丰富了,生活越来越好了,过年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永远不会消散。表达幸福的方式或有不同,但对幸福的追随不会停歇。且将怀念置于心底,迎接并享受不一样的年味,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长大,他们也许会怀念现在的年味。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春节,那些不回家的人⊙春节在别处家在心深处⊙幸福指数见证幸福日子——裕安区平桥乡积极加强幸福社区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