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益君
每当看父亲拿出小本子合计他的“过年谱”时,我知道,年就越来越近了。
父亲有个习惯,每遇有大事或有大的家庭开支,总喜欢一条条地列支在他的那个小本子上。一年里有两个节日父亲是必有记录的,一是中秋节,二是春节。这不,随着春节临近,父亲就开始在小本子上一条条列支了。
列支完了,就念给我们听:给父母亲及岳父母各送年礼一千元,给孩子买新衣及压岁钱四百元,给爱人买衣服三百元,买年货和走亲访友一千五百元……
以前,我从不问父亲为什么这样盘算,看到有给我的惊喜就心满意足了,可是这回我心细,听出了问题,就问:“能说说您这样安排的理由吗?”
父亲就极其认真地说:“过年了,要先想着老人,老人高兴了,全家就高兴,你妈为这个家累了一年了,添身好衣服是应该的,还有你,学习认真刻苦,更应该奖励啊!”
我说:“可您忘了一个人。”
父亲一时纳闷:“谁呀?”
我说:“您忘了给自己的奖励!”
父亲听我说完,一拍脑门,笑了。继而说:“只要一家老老小小都高兴,就是给我自己的最好奖励啊!”父亲说着,乐呵呵地合上了小本子。
看着父亲手里那个发黄的小本子,我突然若有所思,深切领悟:那小本子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事簿,它其实就是一个尊老敬老、互敬互让、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