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加工”助贫困户“摘帽”

  沈业忠 本报记者 黄雪彦 文/图

五11600195.JPG

五11600196.JPG

  虽然已是深冬时节,但油茶之乡——舒城县河棚镇感觉不到太多寒意,阳光普照大地,村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忙活着。

  2016年12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河棚镇岚冲村巢院村民组,刚到村部,就看到水泥广场上的一片红艳艳的胡萝卜丝铺了一地,旁边有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老人正在熟练快速地刨着胡萝卜。原来,他们参与了该镇新引进的来料加工扶贫项目——加工胡萝卜丝。

  “我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平时还要接送孩子上学,我只能留在家里。现在,政府帮我们引进了加工胡萝卜丝的项目,不但可以照顾好家庭,还能够增加经济收入,真是太好了!”41岁的贫困户朱秀兰一边接着刨着胡萝卜丝,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道。“自12月10日开始加工胡萝卜丝以来,一般每天的收入都在60元左右,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75元,重要的是比较自由,时间可以自己掌握,既不耽误做家务活,又不影响接送孩子上学。”

  “项目引进后,镇扶贫办或者企业将胡萝卜原材料运来分发给群众,群众居家将胡萝卜加工成胡萝卜丝并晒干,扶贫办或企业再将胡萝卜丝收回,并当场发放加工劳务费。这就是这个项目的运作模式。”河棚镇扶贫办主任高传文介绍说,在岚冲村,像朱秀兰一样在家加工胡萝卜丝的群众就有20余户,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

  河棚镇地处舒城县西南山区,万佛湖上游,辖9个行政村1个街道,260个村民组,总人口21500人。截至2015年末,全镇建档立卡未脱贫贫困人口2096户,5977人,是舒城县贫困发生率最大、绝对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之一。而且,由于地处山库区,耕地少,自然条件较差,群众生产水平低下,脱贫攻坚任务显得十分艰巨。

  “在前期走访贫困户和开展精准扶贫调研中,我了解到部分贫困人口因为身体、年龄等原因,留守在家,基本没有生活来源,而这部分人都想找事干挣点钱贴补家用,但又发愁无合适的事情可干。”河棚镇党委书记许克胜告诉记者,为解决这部分人员脱贫问题,河棚镇先期开展充分调研,并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实施来料加工扶贫项目。即由政府主导,牵线搭桥,将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发放给农户居家进行初加工。“通过来料加工项目,贫困户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后还可稳定增收。”

  据介绍,为了搞好来料加工扶贫项目,该镇专门成立了“来料加工扶贫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宋骅任办公室主任,专抓来料加工扶贫工作。镇政府还从村干部和村后备干部中考察聘用两名有着“淘宝”、“微商”工作经验的年轻同志,作为专职镇来料加工经纪人,负责市场开发,指导贫困户加工生产、物流运输等工作。

  “要想使贫困户早日脱贫,真正脱贫,选好适合他们加工的来料项目是关键。”宋骅说。为了寻找适合本地群众居家开展来料加工的产品,2016年11月初,他带领两名经纪人,先后前往宣城、义乌、杭州等地,考察市场,学习经验。此行他们联系了一批来料加工企业。在进行调研、考察的基础上,11月12日,河棚镇正式启动了来料加工扶贫产业,并在黄河、岚冲、龙骨三个村进行了试点。

  通过1个多月的试点,目前,河棚镇加工产品种类有工艺品穿珠、出口装饰灯带、加工胡萝卜丝等15个,试点中,先后共有68户群众参与来料加工产业,其中贫困户占一半。据预测,参与来料加工的贫困户每月可增加收入600至1000元。值得一提的是,河棚镇黄河村在试点工艺品穿珠、出口装饰灯带成功的基础上,已经开始着手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条生产线,下一步将使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来料加工扶贫项目中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一步,我们河棚镇将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与更多企业进行合作,在全镇各村街全面推广来料加工产业,使更多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真正实现脱贫不返贫,变‘输血’为‘造血’。”许克胜说。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扶贫花开幸福来——2016年我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综述⊙“点金术”让稻草变“宝”⊙“来料加工”助贫困户“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