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子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只有把履职之根深深地扎进人民的土壤中,才能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管章明现任安徽省皖西羽绒集团董事长,多年来,他满怀履职热情,心系当地经济发展,多次在市、区人代会上提出议案,把基层的呼声和群众的意愿带到人代会上,认真履行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
裕安区固镇镇素有“皖西白鹅之乡”的美誉,2015年被授予“中国羽绒名镇”称号。这里的白鹅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养殖历史悠久,但由于受传统养殖方法的束缚,养殖方法落后,不科学、养殖效率低,影响了群众的养鹅积极性。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管章明立即向党委、政府进行了汇报,并积极与市、区畜牧局沟通,邀请技术专家到现场对广大养鹅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鹅农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每年进行培训两场次,培训人数近400人。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养鹅担心效益低的后顾之忧,他与广大养鹅农户签订羽绒原料保护价收购的协议,极大地降低了群众的养鹅风险,每年年初为贫困户提供每户2000元购置鹅苗的资金扶持,待白鹅宰杀后,从售羽绒原料款中比除,缓解了贫困户想致富、无资金扶持的困境。
裕安区固镇镇大桥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桥面窄、载重量小,给出行的车辆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是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管章明多次在人代会撰写关于拓宽固镇镇大桥的议案,得到区委、区政府及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对固镇镇大桥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如今的双向四车道,使广大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管章明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实际,不断拓展新的增值领域,谋划多元化发展新空间。首先以主业带动副业,以主业促进副业,投资近500万元,对子公司自来水公司进行技改扩建,使其日供水量由原来的1500吨增至6000吨,并对原供水管网进行改造,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生产用水困难,也满足了固镇镇街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在改善固镇街区饮水条件的同时,又投资十几万元,为固镇第二敬老院无偿安装自来水。为了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白鹅资源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他积极筹措资金发展皖西白鹅,投资40万元建设皖西白鹅养殖基地,兴建大弘皖西白鹅农场,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十几家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白鹅养殖量每年突破了70万只,形成了“工厂+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延伸了羽绒经济的产业链条,解决了家乡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家乡早日实现富裕、安康的目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