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月亮

  许道连

  看到一报载:2016年11月14日晚,将有“超级月亮”现身。这是21世纪至今,最接近地球的满月。它要比平常的月亮大14%、亮30%。又称:再现“超级月亮”将要再等18年。看罢,甚是高兴。当晚早早地吃过饭,走出小城,仰望天际,欲饱眼福。

  然而,天公不作美,月亮被移动的云层所遮盖。时隐时现,忽明忽暗,总是半露着脸,像个害羞的姑娘。当晚的月亮既没感觉到大,也没感觉到近,倒是圆了许多。本是十月十五,正是月圆时。可缺了一些清澈、透明的光亮,只得扫兴而归。

  不知从什么时候,小城的月亮变得孤独起来。住在小城的人们是难以看见明亮的月亮,因为高高的楼房挡住了人们一睹月亮真容的视线。即使你走进大街的中间,你望见的月亮也不是那么清澈、明亮。高楼的装饰灯,门市的霓虹灯以及光亮的路灯,使得月亮失去了古老的韵味。人们习惯了在阳光下忙碌迁徙,在路灯下穿行,却无心仰望小城清风夜空中的那一轮月亮。我想,即使是古时文人墨客生活在当下的市井小城中,也很难写出“月破云裳花弄影”“月落乌啼霜满天”和“春江花月夜”美妙诗句来;孩子们也很少听到大人们讲述“嫦娥和玉兔”,“吴刚月中砍桂树”等美丽传说;青年情侣们更少了“月亮走我也走”“月亮代表我的心”那份浪漫和忠贞。

  要是赏月,还是走出小城,走向旷野。在那里,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月是那样的皎洁和澄澈,才能帶给你无尽的遐想。每当我望见一轮朗月,月光仿佛把我带回了童年。小院的月色透过泡桐树婆娑斑驳的叶片,静静地倾泻着光泽,像三月的春风那样清澈,如八月的蛙鸣那样充盈;月光仿佛把我带回到青年。住在淮河岸边公社的土屋中,望着那月缺月圆的景色,伴着流淌的淮水入眠,感受着那份宁静和安祥;月光仿佛又把我带回到乡下的姥姥家。乡下的月光细密,袅娜纤柔。月光下姥姥手摇纺车在纺线,二舅拉着二胡,演奏着《二泉映月》。再看那与村庄相依的圩沟小河,月光穿透柳叶,洒满一池恬淡而澄澈的银白。水中,倒映着月亮,倒映着房舍,倒映着农家的灯火与簇簇的欢笑。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弥望着田田的叶子,让我想起朱自清笔下的美文佳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而这一切令人神往的美景,只能在乡间去邂逅,只有在乡间去感悟,只有在梦中去品味。

  走在回家的街巷中,一幢幢高楼把天空分割成无数碎片,被钢筋水泥包裹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和一轮清辉的明月。即使住在高楼之上,能拥有一扇赏月的窗口,实在是幸而又幸的美事了。

  我虽不住高楼,但为居住在小城的边缘感到庆幸。因为在风清气朗的夜晚,总会有短暂的月光淡淡地洒在窗台,洒进房间。小城的月亮很多时候归隐于云雾、归隐于雾霾之中。即便有月光也不及乡村的清澈和明亮。小城的月,很多时候是虚浮地悬挂在小城天空,像瞌睡人的眼,恍惚、迷离;又像似在牛乳中浸泡了一般,有点混浊的白,给人朦胧之感。这可能是小城里的月色给人的另一番景致吧。

  我想,倘若再过18年,是否能见到那轮皎洁、明亮的“超级月”?期盼着时间把问号去伸直。

  其实很多时候,月光和心情是融合在一起的。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心境,引发的感想却不相同。只要怀有一颗平常的心,无论是高楼望月,还是乡村赏月,亦或是小城品月,都应有一份好的心情,都能看到心中的那一轮明月。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家风⊙小城月亮⊙图⊙家乡美(组诗)⊙美哉!六安茶谷⊙冬天的诗絮(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