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没有赢家

  李纵

  近日,知名化工企业德司达(南京)染料有限公司因向运河偷排废酸2698.1吨,被判污染环境罪,罚金2000万元,引发震惊和关注。毫无疑问,和废酸一起被排掉的,还有这家企业多年积累的声誉。

  据称,德司达公司曾是业内翘楚,竟然为了节约成本,弃原有设备而不用,选择违法排污。尽管企业受到处罚,但还有不少问题发人深省:是什么原因让企业心存侥幸、知法犯法?数千吨废酸4年间直排运河,日常监管出了哪些漏洞?

  以往的经验教训证明:监管一刻也不能放松,无论是在环评前还是环评后,无论是对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应如此。有些企业,哪怕已经通过环评,哪怕光环再多,一旦监管缺位,依然可能违法排污,甚至可能因手续设施齐备而成为监管盲点。

  只有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制度化的排污检查机制才有可能从机制上杜绝违法排污。情况需要改变,诸如对企业排污的定期检查、要求企业按时报送污染物处理情况等举措,都应形成制度化的规章条例,给企业加道“紧箍咒”,时不时的念一念。这样,无论企业负责人换成谁,也不能、不敢违法排污。

  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还可以更多地发挥民间环保力量。该案中江苏省环保联合会,便是吸纳了众多社会力量组成的公益机构,在该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的京津冀交界处万米捕鸟网等事件,也是由民间环保力量首先发现的。诸多案例表明,民间环保力量可以作为政府监管外的有效补充,完全可以更进一步探索,建立让民间环保力量发挥更大作用的平台和长效机制。

  据说这是江苏省因污染环境罪被罚数额最大的一起案件。但这样的处罚,与4年污染导致多处水厂停产乃至今后环境修复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乃是九牛一毛。环境污染,只有输家没有赢家。守法是企业生存的底线,试图靠偷排获取非法利润的伎俩,最终只能招致害人害己的恶果。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首届大别山名优农特产品年货节启动⊙确保美丽乡村长治久美⊙江家店镇: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河棚镇: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艺苑缤纷迎新春⊙旅游扶贫的积极实践者——访市人大代表秦继永⊙忙并幸福着的“口腔卫士”——访市政协委员高峰⊙社区春晚迎新年⊙裕安:水利兴修提品位 ⊙污染环境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