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艳艳

2016年10月1日,赤壁路大桥建成通车。

合六南通道与迎宾大道南延段枢纽。
在过去的2016年,桥梁、道路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为我市中心城区面貌改善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在感受城市越来越美的同时,也享受着重点工程带来的便利和快捷。随着城市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六安市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2016年,市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实施项目66个,当年计划完成市本级政府性投资37.12亿元。截至去年12月底,完工项目27个,完成投资39亿元以上。其中赤壁路桥、赤壁路、迎宾大道南延、G312国道三期火车站段、六舒路升级改造等27个项目竣工或主体完工,寿春路桥、文华路桥、市人民医院河西分院等39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2016年的国庆期间,连接六安市主城区与西部生态新区重要通道——赤壁路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通车,来往车辆通畅有序地从赤壁路大桥上通过。全长约840米、连接淠河南路与河西景观大道的赤壁路桥,为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不仅外形显示出简约、大气之美,更是改善了城区西部交通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重点工程在绿色建筑领域也有所突破。正在建设中的市人民医院河西分院、市四馆项目等获得了省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称号。如今,走在佛子岭南路上,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以组团合建模式建设的“四馆”,即图书馆与档案馆、文化馆与科技馆主体已完成,将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提升我市的城市档次与格调。该项目在我市公建项目中率先按照二星绿色建筑标准设计,采用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下室采光通风、节水器具等近10项节能环保措施,既降低了运行使用成本,又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确保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如期完工,我市成立了专门抓重点工程建设的领导班子,针对全年市政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研究制订每个项目工作计划,细化时间节点,并对照计划安排逐月逐周调度推进。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通报等制度,督促施工单位上足人力机械,努力做到能快则快,好中求快。修订、出台了《六安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履约保证金管理办法》、《重点工程领域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围挡、设置规范》等21项制度,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同时,加强质量、安全和资金的监管,分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建立健全监督责任体系,每季度开展安全大检查,做到责任落实、奖罚分明。去年以来,累计约谈调度施工、监理企业84次,处理施工、监理企业违约58起,收取合同违约金近7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