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六”茶园建设记

  方玉善 陈胜

  1958年9月,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9月16日,他来到舒茶,停留约40分钟,发出了“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

  时间到了1966年2月,舒茶人民决定在毛主席视察舒茶十周年之际,落实毛主席视察时亲手指点的山坡——青岗岭的茶园建设,同时,筹建毛主席视察舒茶展览馆。

  1966年9月16日,是毛主席视察舒茶八周年纪念日,舒茶首次召开4000多人的庆祝大会,这次大会是舒茶人宣传舒茶的誓师大会,也为开辟“九一六”茶园大造了舆论,营造了氛围。但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本来要动工的茶园建设,推迟了一年多。

  1968年新年一开始,当时的舒茶革委会正式将“九一六”茶园建设放在首位,成立了由公社主任施发银和县农业局茶叶技师组成的指挥部,全社干部深入生产队协商土地,规划建园范围,处理社、队土地关系。听说是为建设“九一六”茶园,广大群众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自觉,积极配合,热情高涨。

  1968年2月,茶园正式开工建设。如何把大坝建得牢,人民群众自觉地想办法、出主意,最后他们采取专业技术和土法上马相结合的办法。据当时参与建设的原县农业局农经股长张传殿介绍,他和农技师石玉杰二人,勘察地形设计方案,绘制图纸,规划石坝高度、长度,同时请当地老瓦匠,传授垒坝技艺,在垒坝采取拱形造坝,增加抗塌强度,这些在实际垒坝过程中行之有效。“九一六”茶园建成近50年,没用半斤水泥,一截钢筋,岿然屹立,验证了这些垒坝技术的了得。

  当时舒茶有9个大队,每天出工人数不少于500人,最高峰多达1000人。他们自带生产工具,自带口粮,不要生产队给的工分,大家总是抢着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中午也不休息,看谁干得更多、更好。有的人为表现积极,夜里偷偷地去干活,第二天人们发现怎么一夜之间工程被推进了这么多,这时,谁也不会认领这是自己干的,他们觉得做无名英雄更光荣。以至后来,有的积极分子晚上就睡在工地上,随时起来上工地干活。

  同时,在建设“九一六”茶园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舒茶公社副书记施发银,为工程建设抱病工作,风餐露宿,废寝忘食,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和儿子施启明一起奋战在工地上,称为两代同上青岗岭的楷模。县农业局农经股的张传殿,茶叶技干石玉杰、陈超亚,“九一六”工程建设副指挥慈永富、陶中和以及茶厂的唐庆功、胡贤成、陈发礼、陈正武(红旗)等同志,为“九一六”茶园前期准备做了大量的工作。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位普通社员,一位是王习友,带伤上工地劳动,拉石块脚肿得不能穿鞋,仍赤着脚坚持了一个多月;另一位是汪永成,挖石坝地基以后,地基积水严重,寒冬冰水刺骨钻心,他奋不顾身跳下地基,搬运石块,嘴都冻得发紫,坚持劳动……解放军指战员、省下派的文艺工作者自发参加到修建茶园的义务劳动中来,全县的教师、学生,还有党员干部,经常过来参加义务劳动。

  经过6个多月的奋战,茶园的九道石坝展现在人们眼前。

  1968年9月16日,舒茶公社举行毛主席视察舒茶10周年庆祝活动,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李德生同志,亲临舒茶参加活动并登上大坝,视察了“九一六”茶园,给予充分肯定。随后修建土坝,整理梯田,培土栽茶,经过两个冬春的奋战,于1969年隆冬完成第一期工程。

  由于“九一六”茶园的建成,扩大了舒茶公社的影响力,舒茶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随后迎来了舒茶的大发展,舒茶这个名字也在全国响遍。《红日照舒茶》甚至上了当时的小学课本,中央有关方面领导,省历届主要负责人,外国友人、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山东京剧团《奇袭白虎团》剧组等文艺单位也来舒茶参观演出。

  “九一六”茶园的续建工程也于1975-1976两年内完成了第10至16道大坝,以及“九一六”茶园门口石坝,至此,“九一六”茶园建设的工程基本完成,后来又经过数年的改扩建形成如今的“九一六”茶园。

  据悉,茶园总面积176亩,16道大坝平均长度80米,其中最长147米(第5道坝),梯田平均高度6米,其中最高点12.08米(第10道坝)。开山凿石所用塘口131处,最远处有3公里,这些石块全部采用人抬车拉方式运输,完成梯田石块4万多方,回填土方80多万方。

  2016年4月,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开馆,毛主席的女儿李讷亲临现场,并题下“茶源”二字,喻示舒茶是茶的源头。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映山红”映红茶乡—舒茶镇“映山红”精神引领发展纪实⊙“九一六”茶园建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