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农民工工资“颗粒归仓”——施桥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见闻
本报记者 沈春
2016年12月28日,金安区施桥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农民工资纠纷,这已经是2016年该镇调解的第6起农民工资纠纷。劳动人事关系的稳定牵动着全镇人民生活幸福和安定。
2016年4月,施桥镇根据该镇人员调整重新配置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成员,并成立劳动监察中队,由该镇社保所牵头对全镇用工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诚信评价,对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政策宣传和责令整改。
去年6月中下旬,施桥镇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建筑工程农民工讨薪纠纷。这件事整个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2015年年底,张明与几名工友向施桥镇政府反映六舒路某标段工程项目拖欠他们工资,镇领导调解后,施工方答应端午节前支付所欠工资。临近节日,施工方又以各种理由拖延,张明与几名工友在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再一次来到政府请求调解,施桥镇高度重视,指派镇综治办主任王务龙,劳动监察员关伟声相互配合处理好这起讨薪事件。
6月14日,施工方和张明等代表来到综治维稳办公室,王务龙首先跟他们宣讲法律知识,劳动监察员对他们持有的证据一一分析,做笔录,在王务龙和关伟声的共同调解下,双方最终同意协商处理,施工方当场拿出两万元,并与工友们达成尾款支付协议,几天后施工方又支付了两万元欠款给这些农民工兄弟。
对施桥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成员来说,每起争议都是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大事,社保所的劳动监察员对每次调解申请认真做好登记,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联合其他部门与用工单位耐心谈话,站在公正的立场,促成用工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协商,直到解决问题。
2016年12月2日,拿到用工单位所欠工资的徐慧(化名),在施桥镇社保所感动地流下眼泪。去年6月份徐慧从该镇的一家服装厂辞职,该工厂老板以未提前递交辞职报告为由扣除其一部分工资,几个月后,双方交涉未果,徐慧来到社保所申请调解。
施桥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受理这起纠纷后,到徐慧之前所在的服装厂了解情况,双方各执一词,态度强硬,调解陷入僵局,镇工作人员没有轻易放弃,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双方,时间久了,双方态度有所改变。
当年11月份以后,这起纠纷移交给施桥镇司法所,所长陈向阳用自己专业知识与该工厂老板进行沟通,一个星期以后,该工厂老板终于答应结清徐慧工资,并签下了调解协议,徐慧拿到工资后留下收据,这起纠纷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