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新
近距离和吴昌国书记接触有了一段时间,但想要读懂他,恐怕需要一些时间,因为他是一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唯有时间是一把尺子,能检验一个人的长度,宽度,厚度和深度,长度代表生命,谁也无法预测;唯有宽度、厚度和深度是人生的后期积累和品格的升华;用他自己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在他心目中,这个“天”就是老百姓,他说老百姓的心里有一杆秤。
他所在的村地处城郊,现在是典型的“城中村”,有六个村民组,两千多号人口。他是总支书记和村长“二把盒子一把捋”,村里人不喊他吴书记,也不喊他吴主任,习惯称呼他“书记”。五保户生病,找书记去!子女不孝,找书记去!两口闹矛盾,找书记去……
十年前的南外村,债务累累,村民怨声载道,各项工作滞后,是乡里有名的上访村,村干部换的比“走马灯”还快。2001年6月,全体村民看中了吴昌国是个“嘴巴直,讲诚信,干实事,有号召力”的痛快人,在换届选举中,大伙儿一咕噜把他“推上龙椅”,没想到这一干就“套住了”。他说:十几年来,我是脱了一层皮,落了一身病,这都不算什么?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广大村民对我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多年前的吴昌国,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他说穷则思变,连做梦都想盖上两间大瓦房,天天有肉吃。他在一家煤球厂干活,三元钱一天,为了多挣外快,他要求加夜班,每夜补助两元钱,一整天下来比别人能多挣两元钱。后来,这家煤球厂经营不善,欠他大半年工资,场长就把处理不掉的一堆质量等级较低的散煤,抵给了吴昌国算工资,吴昌国是别无选择,是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他揣想着如何把这一堆“死钱”变为“活钱”?他通过熟人介绍,把煤卖给了一家窑厂,窑厂厂长说暂时没现钱,要等一段时间再说。他跟厂长央求说“我们相互理解,你没现钱我不要现钱,要么你给我几车砖吧”?两人一拍即合。他用拉来了几车砖真的把几间大瓦房盖起来了。后来他选择干瓦匠活,从搬砖拌砂浆的小工做起,到承接一般工程,靠自己的双手和机灵,逐步走向富裕,有了一定的固定资产和积蓄。
在任这十几年,他不仅还清了接任前村里欠下的400多万元债务,还追回了被侵占多年的村级资产,对其中一个有较大争议的村办企业,已被人贷款抵押,卷款走人。为了不让资产流失,他多方讨教法律界人士,他自己筹款先把银行账还了,然后启动法律程序,成功破产,成为六安市村级企业破产首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村民的拥护。在维护村级利益的工作中,多次受到人身威胁,辱骂,他毫不畏惧,他说我追讨村级资产,不是装到我吴昌国私人腰包,是南外村村民的,老好人我也会当,但我不能当,我坚信“邪气永远压不住正气”;当然,也有个别商户,给他送上几瓶好酒,几条好烟,但他都是严厉拒绝,甚至扔出门去。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家送礼给你,不是平白无故的,是有目的的,一个是保全他既得的非法利益,一个是想获取更大的利益,“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嘴软”……
在一次两委会上,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几年赶上外部环境好,随着六安“五城同创”,政府经济政策以供给侧为重点,提倡绿色发展,给我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要抢抓机遇,机不可失,我们村的紫竹林农贸市场已经陈旧,规模小,管网堵塞,消防不合格,周边环境脏乱差,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被市征迁办列为拆迁对象。征迁中,村里也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补偿款,加上追回的1000多万元,我们可以干一件大事。也有人提出:这是村民大家的资产,我们干脆把它按人头分掉算了?吴书记回答说“正因为是集体资金,我们更要保管好,使用好,我们要让它升值才对,让鸡下蛋,蛋生鸡,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国家对‘三农’工作十分重视和倾斜,办工厂,做行商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有这么多的老经营户,不如‘老亲开亲’干老本行,继续开发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把它做大做强。”说服了大家后,就紧锣密鼓开始着手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办理相关手续。很快,立项报告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审议通过,并被列为市重点工程。
吴书记给我的印象是浑身透着一股激情,散发着一种正能量,有一种大山压顶不弯腰的气势。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直来直去,从不跟人家绕弯子,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他也反省自己,“我这个人性子太急,讲话得罪了不少领导和同事们,好歹时间长了,大家都了解了”。“跟天斗,跟地斗,不能跟老百姓逗”,最重要的是要为老百姓干事,不能安于现状,我是南外村的当家人,我上三代都是农民出身,我只是一个“大队书记”而已,我不想当官往上爬,也不想在这个位置上发财,我只想完成党的“精准扶贫”工作,甩掉村里的贫穷帽子而尽一份力,也是在圆我的“初心”。
吴书记给人以“铁骨”的一面,但也有“柔肠”的一面。多年来,村里不管谁家“红白喜事”,他都亲自到场,掏个三五百元表示心意。白事,亡者为大,他上门磕三个响头;红事,他上门道喜,表示庆贺。有一户特殊困难的家庭,父亲早亡,母亲残疾,小伙子本人性格内向,要筹办婚礼,又怕朋友少,吴书记想:现在年轻人办事谁家不搞得“排排场场”,人家是弱势家庭,我们要将心比心,小伙子终身大事,不能搞得太冷清,他主动要求当证婚人,还邀请了村两委班子全部到场贺喜,婚礼的场面虽说不大,但也办得热热闹闹。他要求村里的年轻人要积极向上,尊老爱幼,还要有家庭观念。还有一件事,他以前住家的一个村民组想修路,苦于资金不足,他听说后瞒着家人,捐了五万元,他还调侃道:这是我“男子汉的私房钱”,可不要声张吆!
书记日以继日地工作,老婆、孩子看他很累,打心眼里心疼他,劝说他是奔六的人了,身体又是亚健康类型,该“卸担子”在家享享福,哪热闹到哪去?他眉头一皱反问道:家人都不理解我,谁能理解我?退一步说,我就是不干也不是我个人一句话,还要按程序来吧?家人知道他的倔强脾气,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