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命运的肺

  张正旭

  柳冬妩的《解密〈变形记〉》问世后,引起文学界和评论界广泛关注。有记者特来采访柳冬妩。

  记者:“柳先生,2015年是布拉格作家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变形记》发表一百周年,作为一百年来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对世界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近您出版了《解密<变形记>》这一研究著作,在针对《变形记》展开阐释时您敏锐地发现并把握住了《变形记》与‘打工文学’的深层联系。尤其是在‘眺望命运的肺’这一章中,让人百思不解,是不是为了这本书的卖点而哗众取宠呢?”

  面对记者带有讽喻赤裸裸的提问,柳冬妩微笑着回答:“至于哗众取宠,我想有人已经捷足先登,而我只是步人后尘,望洋兴叹。比如说,梁鸿的非虚构作品《出梁庄记》、郑小琼的诗、王十月的小说《寻根团》等等为例,都涉及到了‘尘肺书写’这一问题。记者同志,你认为他们是不是哗众取宠呢?”

  记者万万没有想到柳冬妩没有顺着自己的提问话题直线回答,而是以实例为证,反戈一击。记者当时张口结舌。

  柳冬妩见记者窘迫的脸像熟透的苹果,微笑解释:“有好多人都持有你的观点质疑过我,这不是你的错。我认为,在中国当代‘打工文学’里,职业病患者构成了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谱系。仔细看看的话,这一切与资本的流动品格有关,与资本更多地把市场风险留给劳动者的诡计有关,尤其权力已完全站在资本这一边。它们稳固的结合把风险与难题全部留给了无力承受也只能承受的打工者的身体……‘身体’是个人存在的本体论,是生命安居的栖息地,是灵魂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反身体的‘思想’、‘理性’、‘体制’都是反人性的。身体与社会政治之间充满着一般不易察觉的张力。正是这个张力的存在,‘打工文学’有力地表达了身体与历史、身体与权力、身体和社会的‘变形记’。这些分析和论断,不局限于文学文本分析的单一范畴,而是找到了与社会现实的关联。我之所以用‘眺望命运的肺’这一话题阐述,目的就是告诉人们,肺乃呼吸器官,只有与社会担当‘同呼吸,共命运’,才会使《变形记》不‘变形’,才是一个评论家良知呼吸的命脉……”

  记者听后钦佩地点点头,由衷感叹:“《变形记》不但是一部经典巨著,柳冬妩的《解密〈变形记〉》之‘眺望命运的肺’更是解读密码中的密码,从而使‘人’这一神圣的话题得到升华,注入更多悲悯情怀……”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徐贵祥履新⊙图片新闻⊙霍山:文化事业扎实推动⊙军歌嘹亮鼓斗志⊙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读书不能太片面⊙肩起社会责任——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读后感⊙书山有路勤为径⊙眺望命运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