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

  李龙云 何金鱼

  近期,我们对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开展了调研,多方收集基础资料,倾听有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应用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我市电子商务销售额5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电子商务从业主体超过1万个,其中,农产品和食品的销售额占全部电商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主体3000多个。自2014年以来,我市霍山、金寨、舒城、霍邱4县先后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占全省示范县总数的近五分之一,已获得中央财政资金共720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近3000个,农村电子商务呈蓬勃发展趋势。

  2.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主要模式有:一是政府+运营商+村级合伙人的运营服务模式。该模式是当前各县区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主要运营模式。在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时,县区政府至少确定一家龙头电商企业作为本县区农村电子商务的运营商,建设运营农村电子商务县级服务中心,招募村级合伙人,设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村级站点的主要服务功能是网上代购和代销,部分站点提供代缴话费、网费、水电费等便民服务。二是特色馆模式。通过在知名电商平台上设立市、县特色馆,集中展示和销售本地的农特产品。去年以来,市一级建成了淘宝特色中国六安馆、邮乐农品大别山馆,正在筹建京东中国特产六安馆;各县先后建成了淘宝霍山馆、舒城馆,邮乐农品霍山馆、舒城馆、金寨馆等。其中邮乐农品霍山馆兼有线上虚拟馆与线下实体馆,建馆以来已接待游客1万余人,线下销售100余万元,线上销售500余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宣传。三是龙头企业+农户形式。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收购农户的初级农产品,经过加工和包装后,在网上进行销售。如徽六茶业、三个农民等企业,利用自身的品牌和线上销售渠道,与种养殖户、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以电子商务带动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

  3.市场主体丰富多彩。2015年以来,各大知名电商企业纷纷入驻我市各县区,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目前全市已建成4个县级服务中心和500多个村级服务站。与此同时,中国邮政也先后在各县区建设县级服务中心和村“邮乐购”站点。京东商城、一号店等也在各县区布点,有的县区同时具有几个电子商务进农村运营服务商。

  4.扶持政策推进有力。在4个综合示范县中,霍山县已获得电子商务进农村中央专项财政资金2000万元,金寨县、舒城县各获得1850万元,霍邱县获得1500万元。4县制订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对电子商务进农村运营服务体系给予财政资金扶持。霍山县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对电子商务进农村县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进行装修,提供拎包入驻条件,年年为村级服务站支付运营费用。

  5.扶贫路径推陈出新。一是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以霍山县为例,该县在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村部设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站,由市商务局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中列出专项经费,为贫困村服务站配齐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村服务站的经营收入按比例提成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时鼓励引导43个贫困村在春茶季节和旅游旺季将本村农特产品提供给县电商产业园O2O展销馆负责销售,所得收入提取10%作为村级集体收入。二是农村电商企业带动农户脱贫。金寨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入8000多万元,采取线上推广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条“生产基地+电子商务平台+直销中心”的农产品产销生态链,拥有种养殖生产基地76个,签约农户2700户,先后在北京、上海、常州等地建立大别山名优特产线下仓储、直销、体验店,2015年实现销售额8600余万元,带动一大批农户脱贫致富。

  6.人才培养工作初显成效。目前,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六安技师学院正式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其中六安技师学院加挂六安电子商务学院牌子。两校共有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900人,2015年电商专业毕业生300人。毕业生中外出就业的居多,也有一部分人自己经营网店。在电商培训方面,2015年以来,市、县(区)政府共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数十期,参训近20000人次。

  二、存在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电子商务站点购销不平衡。由于包装能力及食品安全限制,电子商务进农村站点目前以代购为主,代销业务基本上没有开展。二是不同站点之间业绩差距大。各站点由于村人口密集度、合伙人经营方式等不同,月销售额和个人收入差距较大。同时各站点存在业务量季节性差异,劳动力利用率低。三是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网购的商品只能送到村级服务站,一般情况下都是村民到服务站领取。在未设村级服务站的地方,物流服务一般只能到乡镇。四是农村电商人才供应缺口大。电商的高速发展带来实用人才的缺乏,缺人现象在农村尤其明显,霍山、舒城、金寨的一些偏远行政村,招不到符合条件的合伙人成为电商村级服务站建设的一大瓶颈。五是农村电商宣传氛围有待加强。部分乡村干部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重视不够,不能主动宣传、推广农村电子商务,难以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工作建议

  针对问题及调研对象反馈,结合我们自身思考,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1.充分拓展村级站点网上代销业务。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网络体系,真正实现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由企业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收购、加工、包装,包装后的商品可交由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代为销售。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对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合伙人的网销业务培训,提高营销能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商要赋予村站更多、更有效的营销手段,切实拓宽销售渠道。

  2.努力扩大村级站点经营范围。村站业务可发展相关、相近业务,如水电费、电话费、交通违章罚款网上代缴,互联网贷款、保险业务代办等。在销售方面,村站合伙人可在其他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销售的商品也不应局限于农产品和本地商品。对受客观条件制约业务拓展的村站,建议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以维持村站运转,确保持续经营。

  3.着力健全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快递企业在人口较密集、交通较方便的中心村设立快递收发网点。支持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开展合作,让村站合伙人兼营快递代收、代发业务。建议各县区为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配备简易运输工具,便于村站合伙人进组入户收、送快递,所需费用从电子商务政策资金中支出。

  4.大力培育和引进农村电商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引导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商到院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鼓励院校安排在校学生到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站点参加实训和实习。利用财政资金支持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和培养,对企业引进的紧缺型电商人才给予补贴,对为市内企业输送电商人才的大中专院校给予奖励。对现有的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业务能力。

  5.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推广力度。在广大乡村可通过广播、宣传车等方式,向村民宣传电子商务的好处。各县区要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同时要将乡镇电子商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增强基层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提高其宣传、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的自觉性。

  (作者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商务局)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关于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对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应在“种文化”上下功夫⊙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