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秀玲
今年以来,金寨县以脱贫攻坚为重点,按照“水利围绕扶贫走”的发展思路,加强灾后水利水毁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组织发动社会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兴修步入常态化建设轨道。
在金寨县青山镇有一片天然竹林,山坡上的一方水塘年久失修,淤积严重。青山镇尧塘村村民江涛与几户农户承包了附近的几百亩土地,他告诉记者:“以前这个小塘不能使用。今年整合了5万元项目资金,我们自己又出了10万元,重新修了一遍。塘修好以后,我们300多亩稻田、400亩的‘一竹三笋’得到了灌溉,还有几百亩的猕猴桃也不怕干旱了。景观也变好了,下一步我们准备再启动农家乐。”
青山镇窑塘村南山竹海是镇里前期规划的南山竹海生态休闲度假村,这里有很多过去闲置的小山口塘,今年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造提升,青山镇将过去部分荒废的山塘提升以后,改造成为现在能够蓄水、养鱼,并且和现在的南山竹海景观融合在一起,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在这里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环境变美了,人居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主要是能够带动我们这个村很多贫困户在‘一竹三笋’的基地里打工,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其他村类似的荒废山塘,也列入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计划,让水利为脱贫打下良好的基础。”青山镇镇长曹作义告诉记者。
今年6·30特大洪灾之后,王甫水库河沙淤积,丧失了水库功能。11月底,天堂寨镇王甫水库堤坝除险加固工程接近尾声。天堂寨镇党委委员周其峰说:“通过近两个月的日夜奋战,目前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80%,正在收尾阶段。水库建成后,作为天堂寨镇的重要水源,能够保证两万多人饮水安全,同时灌溉下游三千余亩农田。”当前,金寨县正按照县“十三五”水利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水利兴修力度,夯实山区粮食生产、群众生活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扶贫攻坚提供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