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发现与表现的诗意

  老蚌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乏美,而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山川秀丽,花鸟多姿,市井百态,万类呈景,人物更是千般风情、万种容颜,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视角,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镜头。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永远比我们想象得更精彩、更奇特、更美妙。

  如何在这大千世界中,诗意地发现那些“美”,是一个摄影家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功夫。天空飘飞的一片羽毛,水上浮落的一片残叶,路边遗弃的一根枯枝,屋檐下的一只小鸟,老人脸上的一道泪痕,以及山上的白云、大河中的浪花,日出月落,春雨秋霜,等等,等等,你用诗的目光,在这些平常又平凡的物象中去发现,捕捉到那些打动你、也终将打动他人的美妙镜头。这是摄影家的不懈追求。

  创造是一种才能,发现同样也是一种才能,诗意的发现是摄影家必备的才能。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你能发现不为人道的新奇和美妙,这就是本事。

  打开《聚焦平凡》这本摄影集,这种诗意的发现令人不时击掌称赞,目光被那些新奇和美妙锁定。

  首先来看《猪场之殇》这幅吧,洪水到来之际养猪场几千头猪面临生死考验,水已淹至齐腰深,猪们在水中只露出头在水中待援,主人站在猪群中无助地与猪们挥泪诀别,主人伤心的面容、咧嘴低头的神情和愧疚的目光,令人同情,尤其那群猪漂浮在水中,支棱着耳朵,睁大双眼,那眼神中透射出求生的渴望和对洪水的惊恐,令人怜悯,除了近景这群猪打动人、远处铁栏中一大方阵的猪大军、齐刷刷昂首挺立在铁栏边,气势恢宏,令人震憾,这一独辟蹊径的抗洪救灾的新闻照片,是新闻报道图片的一大突破,在抗洪救灾报道中独树一帜,留下了永远令人难忘的一瞬间,这种新奇的捕获,没有敏锐的发现能力,就会稍纵即逝,或者麻木无视,走过路过,错失时机和场景。

  赏花观鸟,是摄影家的一大课题,但很多作品都流于一般的平面效果,虽然不乏纤细毕现、细致入微的精心观察之作,但往往不耐看,不经读,流于直白、平面、简单,没有想象的空间和诗意的伸展,终归平平,不能引人深思和咀嚼。《红尘往事》是花鸟摄影中的一个经典之作,一块荷塘的水面上有老荷的倒影,倒影如一团墨渍,晕染在池水上,在这墨渍团面上托举两片粉红雪白的刚落下的荷瓣,苍厚冷重的“墨团”衬着轻盈鲜艳的荷瓣,形成强烈的对比。厚者成为背景,成为历史,是过去的沉淀,轻者是现在,是当下,二者统一,诉说着生命的过程。旁边的一个枯杆,注释着生命的曾经。这幅照片带给人无尽的遐思和感悟,它打破了二维的平面效果,有三维立体的空间感,甚至有四维的时间流程感。

  《等领导》是一幅颇有意味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习惯于等领导。开会等领导最后到场才开幕,就餐等领导最后到场才开席,出行等领导最后上车才出发,这一现象已被人们所熟视无睹。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人家结婚典礼,新郎新娘才是主角呀!而且是宏大的集体婚礼,再等领导就有些喧宾夺主了。你看,画面上一大方阵地新郎新娘排好了姿势和队形在等领导最后的到场就坐,方阵前的那几把椅子上空无一人,虚席以待,看来已等了好久,许多新人已不耐烦了。有的在交头接耳地聊天,有的站姿已变形,有的在打呵欠,有的在紧锁眉头,面露不悦,有的在仰首朝天,似在发问。这一群新人的众生相组合成一幅颇具喜剧效果的讽刺图片,发人深省,也是对我们日常习惯现象的有力批评。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抓住了这一特殊场合,特殊时机、特殊背景。这一瞬间的捕获是一个可喜的发现,既耐人寻味,又警醒人心。这是一幅值得反复咀嚼、越看越有味的佳作!

  摄影家都热爱大自然,自然界的无限风光是摄影家沉迷的对象。无数摄影镜头对准山川峰峦、江海湖泊。或仰摄、或俯拍,或远观,或近照,或宏大,或微景,但大多风景照也存在着同质的毛病。《大地之体》在这其中有所突破。这幅拍摄于草原上的风景照,画面是平缓起伏的矮丘,几重几纵呈流线弧度,像平卧的母性肌体,柔美平滑,很有肌肤感,暗明相间的光影,衬托出肌体的流动曲线,给人无限的亲近感,近处小如群蚁的马群在草地上驰骋,呈现出大地的宽广、包容和仁厚。整个画面以暗底黑色衬托矮丘脊线上的亮光曲线,又恰似一曲旋律的五线谱。这就由风景照进入了一幅艺术品画作的意境,留给人回味和耐思的空间。

  诗意的发现是摄影家时刻念诵的修身之经。表现的诗意是摄影家禅悟的灵光。

  一切技术支撑,都是为了最终的效果。

  凡艺术,最终境界是无法为至法,一切炫技的作品都是低级的。医生如果夸夸其谈手术水平多高,而结果没医好人,那技术有啥用,如果不动一针一药,就把病人医好了,那是神医。

  表现的诗意,就是由形而下进入形而上。

  书法讲究“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绘画追求画中有诗。文学以诗歌为皇冠,意境至上。

  摄影也同样,在取舍升华中,兀显诗意,以平面二维,推进到立体的三维,时间性的四维。同时,挣脱具象的束缚,升华到形而上的诗意。固然,摄影就是具象、呈现,它只能发现、不能创造,但在取舍升华中,有其手段能营造出诗意来。这其中,《速度魅影》和《黄梅雨》值得一说。

  雨中即景,本为日常凡景,无论是倾盆大雨,或是毛毛细雨,无论是雨中之物,或是雨中之人,一般多为呈现雨中之实景,或营造气氛,或展现动人故事,或呈示悦人美景、而《黄梅雨》则表现得诗意盎然。画面如梦如幻,酷似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色彩富丽丰满,景深立体浑厚。选取的景物是黄梅雨中的几个行人的身影,而这几个行人的身影不是清晰的呈现,只是作为表现黄梅雨的载体,所以处理得虚幻,朦胧,飘浮,就是一个个抒写黄梅雨诗章的文字或音符,而那文字或音符又是跳动的、有韵味的、有张力的,整个作品营造出“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浪漫、优雅、闲适的诗意,这种表现手法,是摄影者的匠心独运。画面如梦如幻,由形而下升华到形而上,挣脱了具象的束缚,达到了诗境的艺术效果。

  《速度魅影》拍摄的是自行车比赛的场景,画面选取的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瞬间定格。一名运动员领先飞奔,凌空腾跃,身姿矫健,清晰毕显,身后是几名运动员组成的一个彩色块团,虚幻但又显现动感,如同剪影。这种实与虚形成强烈的对比,显示了拍摄者表现的诗意。整个画面动感十足,厚重凝练,而运动场所拍成由几块色带组成的超现实的如幻之境,就像西方抽象派画家的凌厉笔触。这就是表现的诗意之佳作。

  《聚焦平凡》蔚蔚大观:山川风物,花鸟禽兽,人物习俗,尽在其中,组成了一卷万花筒般的诗章,美不胜收,养眼无限。这其中还有许多佳作值得点赞:如《初吻》、《小时候的味道》、《小帮手》以及组照《等待》、《古镇雨季风情录》等等,都是令人过目难忘的好作品。随着摄影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对摄影作品的欣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摄影家的综合修养也要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奉献出精品佳作,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相信《聚焦平凡》只是一个里程碑,更多的精彩在后面。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山中的仙人村⊙读画记⊙图⊙诗意的发现与表现的诗意⊙白马尖之歌⊙梦见朱元璋的宰相 (外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