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安的古八景

  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编录了六安八景图,现翻刻在老淠河岸边的文化墙上,成了六安另一道风景。六安的古八景,不仅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人文景观,更是六安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打好这张牌,对于发展六安的旅游文化,绝对大有裨益。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能够真正了解六安古八景的人,可能并不多,这多少有点遗憾。

  那么,你知道哪些是六安的古八景呢?我来照搬照抄给你介绍一下。

  【钟楼远眺】钟鼓楼,原建于六安城中心鼓楼大街最高处,系古代用于礼乐、报时、报警之用。登高凭栏,可俯瞰市内街景,遥望南北双塔。晴日可远眺桃花坞、武陟山、小赤壁、龙穴山。

  州志有诗曰:严城绵亘俯清溪,谯橹临衢碧汉齐。春雨家家围绿树,晴烟处处锁青霓。

  【桃坞晴霞】六安城西淠河对岸,越云路桥而西即桃花坞,旧称田家湾。这里夭桃修竹成林,佳果花卉纷呈,自古为游人墨客踏青吟诵之地。

  州志有诗曰:咫尺桃源近淠津,渔舟问渡越风尘,竹篱背树通幽径,茅屋当花结比邻。

  【齐云拥雾】齐云山,又称齐头山,位于六安城西南45公里处。主峰海拔800余米,山上峰峦迭翠。州志载:齐山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甚壮而味独香醇,名茶六安瓜片主产于此。“齐山拥雾”由此知名。

  州志有诗曰:南山元豹爱深藏,蔀屋偏欣曒日光。传语雷公深锁洞,莫教宿雾到公堂。

  【赤壁渔歌】六安赤壁位于城西不远处,下临淠河,现在那里建了一座“赤壁路大桥”。州志载:“小赤壁下临大河,继岸千尺,镌小赤壁字,时多乘流泛舟题诗壁上”。

  州志有诗曰:沙明水碧浪水轻,灌木连谿峭壁横。蟹舍几家依断岸,渔舟终古托浮生。歌飘橹外心俱净,唱入芦中听更清。

  【九公耸秀】位于六安城西南35公里处,海拔342米,山有九石如人,故称九公寨。其山势挺拔峻秀,群峰叠岩,怪石嵯峨,景色绮绚。

  州志有诗曰:缥缈芙蓉柱笏直,霍州文物孕于兹。降神自是多申甫,储作天家论道资。

  【龙穴返照】龙穴山,另一名“龙池山”,位于城东南15公里处。上有“龙穴”,即宋欧阳修《集古录》称二龙争战处。山上有古井,水味甘美,唐代的张又新把它评为“天下第十泉”。州志载,龙穴山首有幻影晚照现象,自此《龙穴返照》为六安一景。

  州志有诗曰:已负东隅壮志雄,桑榆急返退思中。请看龙穴西山日,猎有明霞照永红。

  【嵩寮泻乳】嵩寮岩位于六安城南40公里处。岩分雌雄两组对峙。两岩岩面光滑圆润,苔痕斑清。岩腹中空,状若“偃月”,左有“龙潭天池”,右有宋绍熙年间镌刻“滴水沟”。内有“石锣”、“石鼓”、“七星灯”等奇观。州志载:洞顶中间岩缝旧有白色石乳长年滴沥,可供灯油用,以后干涸,嵩寮泻乳胜景自此而得名。

  州志有诗曰:瑶浆不厌一夫饥,瀑布难裁八口衣。劳吏未遑探胜迹,须从泻乳念民依。

  【武陟积雪】位于六安城西15公里处,淠河北岸。《古今图书集成·庐州府山川考三》载:“武陟山,在州西三十里,汉武帝南巡登封霍岳驻跸于此。”宋代山上首建“武陟书院”,宋建炎年间文武两位状元焦氏兄弟曾读书于此。

  州志有诗曰:漫言警跸汉皇踪,且喜寒凝少女峰。田父煨炉烧榾松,瓦盆倾倒祝三农。

  六安的古八景,现在有些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古人留下的文字,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八景的命名,意境优美、雅致精巧,描绘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象,这些诗歌,更是难得的文学瑰宝,作为六安人,确实应该加以宣传。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詹将军的家风故事⊙军中老歌⊙文化视界⊙老六安的古八景⊙老街 ⊙抽签趣解⊙霍邱李氏庄园布展工作全面完成⊙毛坦厂农家书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小华山街道流动小舞台 文化大惠民⊙闲话八大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