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到关键处 扶到点子上——六安开发区多措并举开展“暖企”行动

  本报通讯员 王康奇 俞玲玲 本报记者 储勇

  今年以来,虽然经济运行总体趋稳向好,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小困难。在此形势下,六安开发区把保企业、稳增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了以“送政策、解难题、搭平台、减负担”为主题的“暖企行动”,力促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稳中有进。

  摸清实情,解决眼前难题

  积极帮助华润怡宝水、星星包装、三阳光电开展产品推介,促进企业产品销售;主动为美露达建材、长江精工电工等企业盘活闲置资产牵线搭桥;积极联系市商务局、市外管局、人行六安支行,顺利办结华源制药结汇办理;主动协调司法机关妥善处理长江装备科技公司债务纠纷问题;大力推动三阳光电、索伊电器等企业间加强合作,实现产品配套加工……

  “暖企”没有“花拳绣腿”,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暖企行动”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自“暖企行动”开展以来,带着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紧迫感,抱着履行好“暖企”职责的使命感,该区迅速行动起来,健全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一线、下车间、进厂房、实打实地了解企业的现实难题,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务求实效,以一系列帮扶企业的实际行动给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一线送去阵阵暖意。

  与此同时,该区着力优化服务环境。投入近百万元改造一新的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于8月底竣工投入使用,让入区企业审批办证等享受“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在此基础上,该区继续深化简政放权,认真贯彻落实前置审批,扎实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今年以来,办理营业执照时间由改革前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整合社会保险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极大地方便了投资创业者,激发了市场活力。

  多措并举,力促企业发展

  针对部分企业产品销售不旺、产品推广成本偏高等问题,该区积极向外贸企业宣传各类展会信息和补贴政策,指导企业利用广交会、上海华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全国各类知名交易会平台,开拓外部市场。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赴境外开展投资合作,指导兴林机械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交易中心。大力开展商务包保服务,开展分类指导,跟踪重点外贸企业,扶持小微外贸企业,培育新增外贸企业,为企业搭建出口贸易平台,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该区将其作为共性问题集中解决,强化融资平台建设。与市融资担保公司、金安担保公司加强合作,全面落实“4321”政银担风险代偿补偿机制,办理“政银担”担保贷款15516万元。积极开展“税融通”业务,发放“税融通”12笔,金额达7196万元。出台《六安开发区中小企业过桥还贷资金使用管理试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安排过桥资金2100万元,为区内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办理过桥还贷资金。截至目前,已办理过桥资金10笔7480万元。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帮到关键处 扶到点子上——六安开发区多措并举开展“暖企”行动⊙焕然一新迎“两节”⊙文明在心方能出行安全⊙霍山:精准推进 细化落实⊙我市完成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王胜赴金安、裕安区走访看望市政协委员⊙王胜赴联系点督查“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开展情况⊙叶集启动农村信息化扶贫工程⊙金安又新增省级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霍山石斛荣登“2016年度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