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前勇担当——长征中的李发

  蒋二明

二版11李发.jpg

  李发(1913-1957),原名李友忠,裕安区人,192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1月参加六霍起义,被编入红军游击队,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六安河西游击大队宣传员,1931年4月编入主力红军,历任十师二十八团班长、十一师三十二团机枪连排长、红二十五军特务营连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因战斗负伤留在皖西养伤,后编入红二十五军,先后参加七里坪战役、鄂东北中心区保卫战、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1934年3月,李发调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四团重机枪连连长兼党支部委员,艰苦转战于大别山区。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李发参加了长征。17日,红二十五军在朱堂店以南之罗古寨击退敌“追剿纵队”第五支队的进攻后,乘敌人部署间隙,以秘密突然的行动,于当晚由信阳城以南之东双河与柳林之间越过平汉铁路,北穿桐柏山,血战独树镇,恶斗三要司。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正在洛南县庾家河(今属丹凤)召开会议,讨论在鄂豫陕边界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问题时,敌第六十师突然由鸡头关方向奔袭而来,并抢占了东山坳口的有利地形,李发率机枪连随二二四、二二五团主力迅速抢占了东山坳口南北两侧高地,协同二二三团将进攻之敌打退。战至黄昏,经20多次反复冲杀,红二十五军终于将敌人打垮,胜利完成第一阶段的战略转移。

  12月11日,红二十五军在洛南蔡家川进行整编,将二二四团分别编入二二三团和二二五团,李发编入二二五团,1935年春担任二二五团三营营长,不久兼任营政委和营总支书记,参加了鄂豫陕边区第一、二次反“围剿”的一系列战斗。同年7月,红二十五军为配合中央红军行动,挥师西进,再次踏上征途,活动于陕南、陇东的广大地区。9月上旬,李发率三营担任全军后卫,在陇东镇原、庆阳、合水等地与敌激战,多次打退敌步、骑兵的尾追,掩护全军进入陕甘边,与陕北红军会师。之后,该部与陕北红军合并,编为红十五军团。

  1935年10月,李发率部先后参加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斗,挫败了南线敌人的进攻。11月,在直罗镇战役中,李发随二二五团主力,先是攻歼南山之敌一0九师六二七团,继则追歼援敌一0六师六一七团,而后围歼一0九师残部。此役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七十五师作为红十五军团主力,率先突破敌军黄河防线,掩护全军渡河东进,攻歼晋西石楼、隰县、交口等地敌人,并协同兄弟部队歼击孝义兑九峪及其附近之敌第二、三两个纵队,威逼太原。3月上旬,红一方面军新成立红三十军,担负中路作战任务,李发随后调任三十军二六四团团长兼政委,率部继续包围石楼,控制黄河渡口,维护后方交通运输,并开展地方工作,扩大部队,支援左右两路军在南北两线的进攻行动。5月上旬,由于敌人调集大量兵力围攻,红一方面军西渡黄河,回师陕北。随后,李发率部又参加西征战役,扩大了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李发历任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副总队长,特务第一团团长,第五支队参谋长,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东海独立团团长。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中共渤海二地委常委,渤海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先后参加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渤海军区司令员、陆军第三十一军副军长。1955年9月,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领导赴联系点督查学习讨论开展情况⊙把握政协特色反映社情民意⊙我市开展冬季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前11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6天⊙加强政策培训助力医保发展⊙冲锋在前勇担当——长征中的李发⊙非遗传承人剪纸送祝福⊙“买书加分”让教师斯文扫地⊙“团结书记”的为民情怀——记霍山县太阳乡党委书记李团结⊙信德连锁公寓开展老年文化生活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