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波

12月9日,霍山县诸佛庵镇画家村道路正在铺设沥青。 陈波 雷威 摄
12月6日一大早,“噼哩叭啦”一阵阵清脆震耳的鞭炮声打破了霍山县磨子潭镇东流河村的宁静。今天是村里的贫困户彭少林家新房上梁的好日子,乡里乡亲的都自发赶来伸把手帮忙。
“想了半辈子,终于能盖上自己的新房子了,要是村里的路还没修,我连砖瓦怕都没办法拉进来……”人逢喜事精神爽,看到下乡来扶贫的磨子潭镇镇长程奇,彭少林的嗓门都大了不少。
“程镇长,我不要慰问金,你能把咱村的水泥路修进来比啥都强。”程奇至今还记得去年到彭少林家春节慰问时的“冏事”。
彭少林家有4口人,家属患有慢性病,只能在家休养,无劳动能力。大女儿已出嫁,小女儿职高毕业,现出门打工。因为要照顾家属,彭少林不敢到外地打工,家里住的还是两间土墙房。
今年“畅通工程”把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彭少林在帮扶单位的引导下在家发展了家庭养殖业。现在家里养了两头猪,8箱蜜蜂,又对家里的4亩茶园进行了低改。今年采收的25公斤蜂蜜已经卖完,两头猪也早已经被城里的餐馆预定,加上镇里3000元扶贫产业发展补助,老彭家今年脱贫大有希望。
“讲实话,以前咱东流河村小伙子找媳妇都难,人家姑娘就一句话‘你们东流河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现如今这又宽又平的公路修好了,老百姓看病、送孩子上学方便了,挣钱的路子也多了!”提及镇里优先考虑贫困村的畅通工程,东流河村支书储成群也打心眼里高兴。
2016年,磨子潭镇投入600多万元,完成4条村级道路的拓宽、硬化和修建,其中3条都在贫困村。仅在东流河村提升改造的两条路,就惠及2000多人口的脱贫致富。
“不把乡村交通路网打通,外边的物资运不进来,里边的产品运不出去,农民永无脱贫之日。其实,贫困户真正期盼的不是逢年过节干部上门送几个钱,群众盼望着政府能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方面不断完善,给大家搭建好扶贫平台,创造好脱贫环境。只要扶贫路子通了,老百姓自然会奔到这条道上来。”程奇说。
东流河村公路建设只是霍山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一个缩影。为切实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更好地助推精准扶贫,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2016年,该县将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列为全县33项民生工程之首,县财政对窄路加宽、撤并村路面硬化、贫困村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每公里分别配套补助6万元、10万元、8万元,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12月9日,诸佛庵镇大别山画家村公路正在实施拓宽加固和“白改黑”升级改造,当地干群积极参与,忙得不亦乐乎。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和手套在修建道路的堡坎,一旁的挖掘机则跟随工人们的步伐对堡坎进行加固。一台沥青路面铺油车缓缓前行,一台压路车紧随其后,一条宽敞平整的柏油路正在车轮滚滚中蜿蜒延伸。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