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牙 警惕三大误区

六版C1600168.jpg

  “一旦发现牙周炎、龋齿等牙科疾病,要积极治疗,争取别掉牙。当天然牙齿缺失后,也要及时修复,来恢复咀嚼功能。”在近日举办的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第五届中国研讨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主任宿玉成教授表示,种植治疗能更加自然、美观地修复牙齿,广大患者要避免陷入有关种牙的三大误区。

  误区1:种植牙会影响做核磁共振检查

  随着国人健康素养的提升,追求一口好牙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维护全身的健康。宿玉成表示,传统的义齿修复方式经常需要以牺牲健康牙齿为代价,维护牙齿健康,更建议选择种植。

  什么是种植牙?据了解,种植牙是用纯钛等金属制成的小螺钉,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把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在牙槽骨内植入人工牙根,在人工牙根的基础上安装牙冠,从而获取与天然牙一样的形态与功能。由于种植体能够像天然牙齿一样在牙槽骨内长牢,因而被认为是更接近自然、更美观的修复方式。

  由于种牙时用到了金属,很多患者担心会影响做核磁共振检查,迟迟不敢手术。宿玉成说,患者及家属的疑虑主要出于两个方面:一是担心金属材料在检查过程中“被吸走”;二是担心种植牙会产生伪影,影响检查结果。

  对此,宿玉成解释,种植牙经常使用的金、钛、钛锆、钽等材料都是惰性金属,不会吸收能量和核磁,在磁场中不会发生移动。另外,种植体只会在附近形成很小的伪影,不会影响头颅和神经系统的成像,种牙患者无需担心检查结果不准确。

  误区2:种植牙脱落是因为没种好

  种一颗牙或许要花万把块钱,究竟能使用多久?会不会过几年就掉了?有关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往往也是患者在治疗前所担心的问题。

  “很多患者在三十几岁种了牙,过了二十多年,自己的天然牙都掉了,原来的种植牙还在颌骨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可以说,种植牙在材料选择、治疗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历史性的革命,在体内有长期的存留率。”宿玉成说。

  那为何还会出现种植牙掉落的情况呢?对此,宿玉成表示,种的牙掉了,不一定是种植牙本身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患者使用牙齿、维护口腔健康的方式不当。“在植入种植体后,要像护理天然牙一样好好爱护。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学会使用牙线,定期到牙科检查……做好这些,对于延长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很有必要。”

  误区3:糖尿病患者不能种牙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糖尿病既是威胁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也是影响种牙的“拦路虎”。糖尿病患者真的不能种牙吗?

  “糖尿病是种植牙的相对禁忌症。对于长时间血糖偏高的人,不建议种牙。但是,如果能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内,且在术前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可以考虑种植治疗。”宿玉成表示,种植牙是一项成熟的医疗技术,在开始治疗之前,医生会安排一系列的检查,并设计手术计划,其中也包括对健康状况、血糖、血压等检查。

  据悉,ITI中国研讨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旨在推动国内口腔种植技术的成熟与规范的口腔种植,今年的主题为“如何获得可预期的种植修复效果”。为分享更多的前沿学术成果,组委会邀请了瑞士伯尔尼大学口腔外科与口腔医学系教授兼主任Daniel Buser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宿玉成教授等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就创新种植解决方案、种植治疗风险及防控、美学并发症的处理、种植修复中生物学并发症的预防控制等内容进行分享讨论。

  来源:新华网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用好“负面清单” 补齐诊疗短板⊙老人突发脑梗好医生施救还垫医药费 ⊙图片新闻⊙省卫计委专题调研我市健康脱贫工作⊙市卫计委微信政务助力窗口建设 ⊙裕安加强医疗市场秩序整顿 ⊙新农合基金监管专项督查将展开⊙科学种牙 警惕三大误区⊙耳鸣和脑鸣是一回事吗⊙如何“健康吃火锅”食药监部门给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