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斌 记者 程传军)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金寨县白塔畈镇党委紧紧围绕“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把党的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科学找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力点,构建组织保障、责任监督、联动帮扶、精准施策等四大体系,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融入扶贫、服务扶贫、推动扶贫。
“白塔畈镇目前全力做好迎接第三方评估验收各项准备工作,年内将率先完成167户、576人脱贫攻坚任务。”12月13日,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党建+”理念是党建创新发展的必然需求,科学地将党建工作融入到精准扶贫攻坚中,使基层组织真正成为群众服务的主阵地、主干线、主渠道,给党建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该镇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以基层党建引领助推精准扶贫,着力构建组织保障体系,筑牢了脱贫攻坚强大合力。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落地生根,该镇党委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强化党组织对全镇12个村(街道)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镇村党员干部队伍“主力军”作用,选派数十名镇干部组建驻村脱贫攻坚工作组,实现行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派驻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构建责任监督体系,强化履职尽责能力。该镇出台了《白塔畈镇驻村干部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明确了驻村干部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重点是履行好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实行“三个一律”,即对搞数字脱贫、“假脱贫”的一律问责,对搞数字致贫、“被贫困”的一律问责,对因工作不力不能按期完成脱贫任务,造成不利影响的一律问责。镇纪委不定期加大扶贫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解决扶贫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问题,以“负向激励”倒逼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高效、快速推进。
构建联动帮扶体系,形成齐抓共推优势格局。镇党委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将精准扶贫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分布式和集体光伏电站、土地流转、特色种养殖业的主导作用,精准滴灌式落实帮扶措施,通过签订皖西白鹅养殖、光伏园及中药材种植等土地流转、石料厂及种植大户用工、移民搬迁等协议,实施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劳动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帮扶措施,简化大病救助、慢性病就诊证办理工作,对接学校做实贫困生寄宿补助和“雨露计划”工作,同时针对有创业意愿、有还款能力的贫困户实施金融扶贫,已发放54户小额扶贫贷款。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能人大户、合作社等组织参与扶贫,全镇通过大户、企业帮带贫困户模式8家,带动贫困户297户739人,切实增强了贫困户“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突出党建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推精准扶贫。镇党委创新“党建示范引领、项目建设带动、富民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实现了“1+1+1>3”的叠加效应,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此外,在脱贫攻坚中,该镇紧密结合全镇贫困现状和村域实际,指导和要求各基层党支部把基层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将抓基层党建的成效真正体现到精准扶贫工作上。各村党组织集中资源集聚要素构建了“1+10+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总结分类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生态、金融等10个方面的脱贫意愿,道路、饮水、用电等10个方面的退出需求,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找准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切实解决好贫困村、贫困户的长效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